唐人:恒指三連升 收26922漲0.8% 金融地產造好 三桶油跑贏大市

分享

全國前3季經濟數據出爐,廣東GDP增速4.1%,低於全國平均增速5.2%,在全國GDP總量「10強」省市墊底,恐連續3年無法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分析認為,廣東經濟增速受中美貿易戰衝擊,出口增速疲軟拖累了整體經濟增長。

工信部表示,目前已有50多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海外實現本地化生產供應,中國將積極參與國際標準法規制定,支持中外企業通過合資合作,海外建廠等方式共同發展。

同時表示,會根據「十五五」新能源汽車新型電池產業發展規劃,為產業發展提供指引;擴大應用場景,促進動力電池在相關領域擴大應用,支持換電模式轉型和車網互動試點;加強行業協同治理,進一步規範競爭秩序;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昨日(11月12日)A股低收。滬綜指4,000,跌2點或0.07%;深成指報13,240,跌48點或0.36%;創業板指3,122,跌12點或0.39%。滬深京三市總成交額約1.96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繼續反覆造好,恒指先高開58點後,升幅曾達319點,最高見27,016,及後升勢略為回順,終於升226點或0.84%,報26,922,保持三連升;國指收升77點或0.81%,報9,538;恒科指升9點或0.16%,報5,933。全日總成交額增至約2,364億港元。

科網個別發展,騰訊(00700)升1%;阿里巴巴(09988)逆跌2.2%;美團(03690)跌0.2%;小米集團(01810)收升1.6%;京東集團(09618)升1.3%;快手(01024)升0.2%。

金融造好撐市,滙控(00005)再升0.9%;友邦保險(01299)升2.1%;中國平安(02318)升1.5%;中國人壽(02628)升4.3%;香港交易所(00388)升0.4%。

「三桶油」跑贏大市,中海油(00883)升2.5%;中石油(00857)升2.8%;中石化(00386)收升1.8%。

本港地產繼續堅俏,新地(00016)收升5.3%;恒基地產(00012)升2.1%;恒隆地產(00101)亦收升3%。

券商預料泡泡瑪特(09992)第四季業績或遜預期,股價逆市跌1.4%。上日急飆的小鵬汽車(09868)回落3%。茶飲股滬上阿姨(02589)更急升逾28.9%收市。

市場人士指,恒指一度重上27,000關,可惜成交縮減未能配合,反映市底力度不足,加上科網晶片類近期走勢較弱,現階段炒股不炒市,強勢股較為吃香。

(分題)CMU乃連接全球市場橋樑

港交所(00388)策略性入股金管局的迅清結算控股,金管局指,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金管局管理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持續擴大和完善服務範圍。截至目前,CMU托管的債券總額已超過5萬億港元等值,在過去20年間增長13倍。同時,存放於CMU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額持續創下歷年新高,現已達1.3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份額超過8成,超過6成的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是通過債券通進行,反映CMU在推進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以及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橋樑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香港新股市場今年相當熱鬧,累計掛牌新股87間,集資總額逾2,400億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

截至11月11日,年內共有16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陸港股,還有逾80家A股上市公司已排隊,還有中際旭創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擬在港上市,但目前尚未遞表。今年以來遞表港交所的公司已超300家,創年度歷史新高。

港股南向通今年淨流入資金超過1.3萬億港元,自港股通開通以來累計凈流入規模,突破5萬億港元,刷新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的紀錄。

中金公司預計,未來1年主動公募與險資部分增量,或達6,000億元,更大的不確定性來自個人投資者入市,潛在規模或達5,000億港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