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好壞消息角力 港股強勢可延續

分享

美國政府為期43天的停擺於13日正式結束,國會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並獲特朗普總統簽署,緩解了財政懸崖風險;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局12月減息預期出現顯著變數,市場定價概率從10月底的95%降至53%,反映出勞動市場數據的韌性與Fed內部分歧。這些事件對短期美股及香港股市走勢構成雙重影響,前者注入穩定性,後者增添波動性。
美國政府停擺自10月1日啟動,為歷史最長紀錄,導致約200萬聯邦僱員無薪工作,影響航空交通、國家公園及部分經濟數據發佈。此事件放大財政政策不確定性,推升VIX波動率指數至25以上,風險溢價擴大至4.5%。停擺結束後,國會保證追溯薪資並逆轉部分機構裁員,短期內釋放約500億美元財政刺激,相當於GDP的0.2%,有助於提振消費者信心指數從近期低點反彈。反觀美聯儲12月減息預期出現變數,源於10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及PCE核心通脹率持穩於2.6%。美聯儲於10月已減息25點子,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3.75%至4.00%,但最新FOMC聲明強調「數據依賴」路徑,官員分歧出現加劇。執筆之時,市場定價顯示,12月減息概率已降至53%;若12月份減息真的落空,預計將推升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至4.2%以上,壓縮企業融資成本優勢。
停擺結束對美股構成正面催化劑。歷史數據顯示,類似事件結束後,S&P 500指數平均上漲2.5%(基於2013、2018年案例),因財政不確定性消除降低系統性風險。科技與消費板塊是最直接受益,納斯達克指數已出現反彈,受益於供應鏈恢復及廣告支出回暖;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則獲工業與金融股支撐亦有回升,市場整體出現投資者風險偏好修復現象。至於美聯儲減息預期變數增加下行風險,若12月議息時確認暫停降息,市場將面臨「再通脹」擔憂,推升VIX回升至20至25區間。高估值成長股敏感度最高,市盈率若從當前22倍回落至20倍,將引發5%至8%修正。整體而言,美股短期走勢呈上落波動格局,停擺結束提供上行動能,但貨幣緊縮預期則限制漲幅,預計S&P 500在5,800至6,100點區間震盪,波動率維持15%至20%。面對雙重事件,投資部署應加強風險管理及增加現金比率,美股配置上增持防禦性板塊,如醫療保健與公用事業,增加投資組合抗波動能力,減持高成長科技股轉向價值股如金融。
港股方面雖然都會有一些波動,但市底明顯是比美股強得多,始終對比環球市場估值仍然是處於低估水平,另外內地亦不停加強流動性,2025年以來內地「北水」流入港股市場已創出新高,加上新股市場持續暢旺,港股氣氛仍處於正面,後市仍然可以看好。
權益申報: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