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中帶幹貨:AI驅動的穩健增長與新週期佈局

分享

2025年上半年,快手科技交出了一份穩健而充滿轉型信號的成績單。在宏觀經濟仍具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公司憑藉AI創新與內容生態優化,實現收入與盈利的雙增長,並首次派發特別股息,向市場展示了持續盈利能力與資本信心。

截至2025年6月底,快手上半年總收入達人民幣676.5億元,同比增長12%;毛利達372.9億元,毛利率保持在55.1%。經調整淨利潤升至101.98億元,同比增長12.5%,淨利潤率達15.1%,創歷史新高。第二季度單季收入350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線上營銷服務收入198億元、直播收入100億元、其他服務(含電商及AI)收入52億元。

公司盈利增長主要受兩大動力支撐:一是AI技術的廣泛應用;二是內容與電商的深度融合。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日活躍用戶達4.09億,月活躍用戶7.15億,分別同比增長3.4%與3.3%。平台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26.8分鐘,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7.5%。這一穩定的流量基礎,為商業化轉化提供了充足支撐。

AI是快手上半年最顯著的增長引擎。公司自研的大模型「可靈AI」於5月升級至2.1版,動態生成與語義理解能力顯著提升。AI不僅用於創作工具,如靈動畫布與短劇生成,也滲透進營銷與推薦算法中。例如,端到端生成式推薦大模型OneRec顯著提升了內容匹配效率,助推平台留存與互動率上升。可靈AI的商業化亦初具規模,第二季度收入超過人民幣2.5億元,為公司未來開啟「第二增長曲線」奠定基礎。

內容電商直播協同進化

快手的營收結構在2025年持續優化,廣告、電商與直播形成三大支柱。
線上營銷服務方面,AI驅動的AIGC營銷素材與全自動投放方案(UAX)提升了投放效率,令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2.8%。內容消費、本地生活與汽車行業成為增長主力,內循環(電商商家)與外循環(品牌廣告主)雙輪驅動。
電商業務則是快手最具活力的板塊之一。第二季度電商GMV達3,589億元,同比增長17.6%;月均買家數1.34億。泛貨架電商貢獻超32%的GMV,搜索電商GMV更同比增長140%。AI在商家經營中的滲透亦加深,從智能客服到AIGC素材生成,均顯著降低中小商家的營運成本。
直播業務收入達100億元,同比增長8%。快手進一步拓展「直播+」應用場景,從遊戲賽事到本地招聘與房產業務均見增長。簽約公會數同比增長20%,簽約主播數增長30%。這一生態正在從單一娛樂內容向多元互動轉型。
此外,公司在本地生活業務上延續高增長策略。第二季度GMV穩步上升,收入同比增長約120%,並透過智能補貼與大模型推薦優化ROI。海外市場方面,快手在巴西等核心區域保持用戶穩定與收入雙增,海外收入同比增長20.5%至13億元,並首次實現整體盈利。

市場環境與未來展望

短視頻與直播行業在2025年進入結構性成熟期,用戶紅利逐漸飽和,行業競爭轉向內容質量與技術效率。AI生成與智能分發成為新一輪競爭焦點。字節系與阿里等巨頭在AI短視頻與智能電商上加碼投入,使得平台間的差異化逐漸體現在技術深度與商業變現能力上。快手通過AI全面滲透營運鏈條,已逐步構建出由內容創作、營銷轉化、電商交易組成的閉環。面向下半年,快手明確提出三大方向:
一是堅定AI投入,深化大模型商業化,拓展AI在創作者工具與營銷智能化的應用,進一步挖掘增長潛能;二是優化社區與內容生態,持續提升流量分配與互動品質,強化創作者信任與用戶粘性;三是多元化增長佈局,包括拓展海外市場、本地生活、泛貨架電商與企業服務等新業務。

在財務層面,公司現金流充裕。截至6月底,現金及等價物達123億元,可動用資金總額約1,019億元。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17.8億元,負債比率維持在17.2%的健康水平。公司亦宣佈派發每股0.46港元特別股息、合共約20億港元,展現出穩健財務結構與資本市場信心。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成報立場及不構成銷售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