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11 月中旬, Bitcoin(BTC)再度成為市場焦點。但這次,不是因為新高,而是因為「跌破支撐、風險再現」。在美國政府終於終結停擺之際,加密市場顯露出新的轉折:機構態度變化、資金流出、功能論點受挑戰。牛市即使仍在,但「直線上升」的時代也許已成過去。這期,我們從數據、訊號、對策三方面繼續深入分析。
一、比特幣價位與市場情緒的變化
BTC 於 11 月 14–16 日間再次跌破 95,000 美元大關,並一度觸及約 94,000 美元區間。這是自五月以來首次跌破此區間,意義不容忽視。原因主要包括:
美國 Federal Reserve(Fed)減息預期急速降溫,市場對年末或明年初降息機會由 90 %降至約 50 %。
風險偏好減弱,此階段風險資產如加密幣遭拋售。
槓桿及期貨合約未平倉(OI)仍高企,但資金並未迅速轉正,形成「長多位置偏多」但未見強烈新買盤進場的僵局。
因此,從價位來看:比特幣從高點回落約 20–25 %,且支撐頑強區已受考驗。若僅視為盤整尚可,但若支撐不保,跌至 84,000 美元甚至更低的風險亦被提出。
此外,機構與長期持有者(LTH)開始現身「部分出貨」的畫面,這與過去多次牛市中的「持續累積、大量持幣」形成對比。
這一切合起來,市場給人的感受是:牛市即使尚未中止,但明顯已從「加速階段」轉入「盤整或調整階段」。
二、核心轉折:機構視角與資金動向
本週有幾項極具代表性的變化值得特別注意:
1.機構預期修正
JPMorgan雖仍預測比特幣有望至 ≈ 170 000 美元,但附帶前提條件:機構資金回歸、槓桿再生長、監管利好出現。這代表市場「願景仍在,但不再無條件樂觀」。
2.現貨 ETF 與資金流出/流入情況
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雖終止連續多日淨流出,出現淨流入的正面信號。然而這規模尚小且短暫,無法確認「回頭大浪已至」。大多數分析仍指出:真正的牛市重臨,需見「十億級以上」資金迅猛流入。價位多次試探低位,可惜資金並沒像之前大量流入,而是採取觀望態度。
3.功能論點受挑戰:穩定幣侵蝕與角色轉變
Cathie Wood 坦言:穩定幣正在替代比特幣在支付/轉帳/儲值中的部分角色,若 Bitcoin 不能再證明其儲備與避險功能,則其上漲故事將被稀釋。這是一個結構性議題,不僅是技術與資金面的變動。
4.槓桿、持倉與風險累積
儘管大部分指標如資金基礎、持倉結構仍完整,但「未平倉合約高」+「市場情緒極度恐懼」的共存,是典型牛市拐點的警訊:在再次衝高之前,有可能先洗出薄弱部位。
總結這些機構動向與資金流向:比特幣從「被看作確定上漲工具」轉為「需條件觸發」。機會仍在,但玩法已變。
三、本週關鍵:從「跌破九萬五」看市場結構
跌破 95 000 美元這一區間的意義,遠不只是價格下跌:
95 000 美元曾為多次守住的支撐區。此次跌破,市場信心面受到直接打擊。
散戶與機構皆開始謹慎,新進買盤暫停,短線持倉者顯現利潤盤與離場壓力。
宏觀環境轉向:貨幣政策不明、地緣風險仍存,使風險資產吸引力下降。
在這樣的背景下,比特幣或許進入「牛市的中場休息」:上升仍有,但需要「新動能」才能突破;否則可能陷入「高位盤整」或「回落修整」的格局。
這種情況下,投資人應該注意:
若選擇加碼:應看清條件是否具備(資金重新回流、槓桿緩降、功能角色強化)。
若已持有:可考慮分批鎖定利潤或以資金管理為主。
若觀望:可留意 ETF 資金流向與機構公開布局,作為下一波上行的訊號。
四、語重心長:牛市即使尚未終點,但已進入更高風險區段
牛市若跟隨多次四年週期推算,高位一般在11月初前後出現,過往出現高位後急速回落,在踏入熊市前仍會有一次回春(在12月尾至1月間),假設牛市尚未結束,但市場已進入更為複雜的階段。機會仍在,但錯誤成本已經大幅提升。
比特幣上漲並非必然,也不是線性。從目前看,比特幣正在「選擇方向」——選擇是否有條件再啟動、或選擇先修整為下一波做好準備。美國政府停擺40多天,令12月份減息機率大減,扭轉了市場正面氣氛,市場若短時間未能出現新刺激,弱勢可能會持續頗長時間。
對長線投資者而言,現在是「把握機會」的時間,正如Michael Saylor 剛剛表明,他的Strategy 公司並沒有賣出任何BTC,並強調本週將公佈新一輪入市買入的細節。願各讀者在風起雲湧的市場中,既有雄心,亦有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