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電腦學會舉辦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已達第48屆,是科技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已於11月17日至18日,一連兩天在會展舉行,共吸引超過1,000位來自本地及海外的代表出席。今年的主題為「突破試驗階段 – 實現AI轉型」(Scaling AI Transformation Beyond Experimentation),重點討論人工智能(AI)為香港經濟、社會,以及不同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而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加上政府已公佈《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對於網絡安全的需求,只會與日俱增。有見及此,香港電腦學會在會議次日開幕儀式中,舉行「信息安全總監分部」的成立儀式。該組織旨在凝聚資安專才與行業領袖力量,共同提升公眾意識,向政府提供策略性建議,制訂實用指引,協助機構加強治理及合規,確保關鍵資訊系統的安全與穩定。
正如該會會長陳俊偉指出,全球數據顯示,超過七成企業已採用人工智能,但只有少數能將試驗成果轉化為具體業務效益。問題不在技術,而在於流程與治理。許多企業將AI視作「加速器」,卻未重新設計工作流程,導致成效僅限於個別層面,未能推展至整個組織。而人工智能的角色已從「助理」演進為「代理」。所謂「代理」,不僅能回答問題,更能依照目標自動規劃、執行並回報結果。目前部分企業已開始試行此模式,例如自動處理客戶投訴、撰寫報告或協調跨部門工作。可見人工智能的發展,其實仍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
近日,股市面對眾多不明朗因素,特別是中日關係突然惡化,影響投資者信心。既然人工智能的應用,已屬於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投資者大可逢低吸納相關板塊,特別是兩只龍頭股阿里巴巴(09988)與騰訊(00700),經常有人工智能研發成功的消息公佈,長線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