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旺美股:展望12月 大概率向上

分享

2025年的美股市場彷彿坐上了一輛高速過山車,上半年在降息預期與AI熱潮中高歌猛進,三季度受政策不確定性衝擊陷入震蕩,而進入四季度後,多項積極信號顯示,12月行情有望以「升多跌少」的態勢為全年畫上句點。以下是基於最新市場動態的深度分析。

貨幣政策:降息預期重塑市場信心

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始終是影響美股走向的核心變量。儘管2025年11月市場因官員對「通脹黏性」的擔憂而震蕩,但12月環境已悄然轉變。

降息空間仍存: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對12月降息的預期概率已從11月的「五五開」回升至65%。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11月會議中強調「政策調整將依賴數據」,而近期就業與通脹數據的溫和化提供了支持。

流動性改善:若降息落地,企業融資成本降低與消費韌性的雙重利好,將直接提振標普500成份股的盈利預期。

企業盈利:科技股與消費板塊雙引擎

企業基本面是美股上行的核心動力。2025年三季度財報顯示:

科技巨頭韌性:「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中,英偉達因AI芯片需求旺盛營收同比增長32%,微軟雲業務利潤率擴大至42%,抵消了特斯拉交付量下滑的負面影響。

盈利擴散跡象:摩根大通報告指出,標普500成份股中除科技巨頭外的493家企業,2025年淨利潤預計增長11.4%,顯著高於2024年的-1.2%。消費板塊(如電商、金融科技)受「聖誕購物季」拉動,預期營收環比增長15%。

季節性效應:歷史規律支撐年末行情

歷史數據是預測未來走勢的重要參考:

「聖誕老人行情」:過去20年間,美股在12月最後5個交易日與1月前2個交易日的上漲概率達75%,平均收益率超2.5%。

資金回流效應:11月因政府停擺與估值擔憂流出的機構資金,通常在12月重新佈局,以捕捉年初的「春季躁動」。

風險與挑戰:三大不確定性仍需警惕

美股12月行情並非毫無隱憂:關稅政策的滯後影響,特朗普政府擬推出的新關稅可能推升核心PCE物價指數0.9%,進而制約美聯儲寬松節奏。估值壓力,標普500預期市盈率(PER)達22.5倍,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18.4倍,若盈利增長不及預期,調整風險將放大。地緣政治波動,中東與歐洲局勢的任何升級,都可能逆轉風險偏好。

投資策略:聚焦價值與防禦雙主線

針對12月行情,我可能採取以下策略:佈局降息受益板塊,金融(銀行、保險)與房地產REITs在利率下行週期中通常表現領先。把握季節性機會,消費零售(如電商ETF EBIZ)、旅遊(航空ETF CRUZ)受節日需求直接拉動。均衡配置,將70%資金分配至標普500指數ETF(如SPY),30%配置現金或黃金ETF,以應對突發波動。

結論

綜合政策、盈利與季節性因素,美股在2025年12月大概率呈現「升多跌少」的格局。儘管關稅與估值風險可能引發短期波動,但企業盈利改善與貨幣政策的雙重支撐,將為市場提供充足上行動力。投資者宜保持謹慎樂觀,利用回調時機佈局,迎接2026年的新週期。

並非投資建議或邀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