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歡: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助力香港打造智慧城市

"Generic complex chart, could be a financial diagramSimilar images:"
分享

香港航天科技集團助力香港打造智慧城市

天大資產管理投資經理 徐歡

在國家積極發展航天科技,以及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政策背景下,香港也致力轉型成為智慧型及可持續發展城市。香港航天科技集團(簡稱「香港航天科技」(1725.HK)有見及此,覷準機會制定「金紫荊星座」計畫,目標發射25顆衞星以完整覆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群,集團有望依託香港國際化中心地位與WTO四個獨立關稅區之一的產業優勢,不但能促進自身發展,亦帶動香港基礎設施建設、豐富區域多元化產業。

香港航天科技是區域內專注從事航天業務和電子製造業務的航天數據公司, 以衞星基礎產業及衞星數據應用為核心, 形成服務商業航天的上下游產業生態圈。 集團於2021年收購港航科(深圳)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港航科」)及香港衞星有限公司(「香港衞星」)的100%股權,便全力開展航天業務,目標成為全球航天産業衞星製造提供商、全天候航天大數據運營商及全球航天產業應用服務商。

公司旗下業務分為衞星基礎產業三大核心板塊。其中衞星製造業務方面,衞星製造一期於2021年7月通過評審獲準進駐AMC(先進製造業中心),設立香港首個衞星製造中心 ,面積約180,000平方呎;預計2022年4月入駐AMC,部署第一期生產綫 、衞星測運控設備;至2022年7月,AMC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生產線落成,目標每年最高產量150顆小型衞星(1,000公斤重以下,包括光學衞星 、 雷達衞星 、通訊衞星等 )。衞星製造二期將於2022~2026年分期建設 2,500,000平方呎的全球大型衛星總裝集成與超精密製造中心; 設計年產製造1,500顆衞星;設計年產200種超精密衞星零部件生態鏈。

此外,衞星測運控一期將於2022年6月建成,服務半徑為1,000公里的全球商業衞星地面服務。衞星發射業務方面,將於2022年-2026年逐步建設位於東南亞的3座航天器與衞星發射中心,2026年集團具備年發射300~1000顆光學、雷達及通訊衞星的能力;推動可返回式火箭研發與商業服務。

集團早前發布公告,深圳港航科與中國長城工業根據多次衞星發射服務協議訂立第二份確認書,以載列有關發射兩顆名為“金紫荊衞星三號”及“金紫荊衞星四號” 衞星的具體條款。根據第二份確認書,該兩顆衞星將於2022年第三季度內發射,目標發射時間暫定於2022年7月,並將繼續編成“金紫荊星座”並組成其一部分。

此外,集團競爭力強,成本方面受惠於香港製造業及進口關稅零稅率,使精密製造業成本降低30%;而其高效的製造業生產力可提高產能100%;

集團所處的市場前景廣闊,全球低軌衞星需求4,000顆以上,而其壽命只有約3年,故更新迭代快。國際研究機構TBRC Business Research此前發佈報告指出,預期至2025年,全球低軌衞星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2%。而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亦在其最近報告《2021-2028年衞星有效載荷市場》(「Satellite Payload Market, 2021-2028.」)中預期,全球低軌衞星市場將到2028年將達至275.8億美元。

集團目前股價處於低位,隨着集團位於將軍澳先進製造中心八樓的衞星運行控制應用中心投入服務,並在今年的訂單增長有望翻倍的預期下,有望推動股價重回上升軌道。

(作者為天大資產管理投資經理、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