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正式開打 波動下尋最佳抗衡板塊

分享

美國總統本月開初宣佈正式向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大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對華所有進口貨額外徵收10%、對加墨兩國的進口貨則徵收25%。以2024年全年計算,中加墨三國向美國的進口貨加起來佔了總進口接近四成,這一重錘出擊,正式點燃了貿易戰火,投資者的憂慮加速浮面,消息後美股三大指數連挫兩日,首當其衝的板塊如汽車股、物流及航空股重創。

老特重返白宮 作風更目標為本
對市場來說,關稅面帶來的影響是不確定性、是恐懼,多於實實在在的經濟利淡。更惹人憂心的是,2025年的戰局不僅僅針對向來已受到美方諸多限制的中國貨,連帶加墨北美圈的夥伴都遭到打擊,讓投資者開始擔心國際秩序即將顛覆,包括股票在內的風險資產尤其敏感。
的確,特朗普今年重返白宮,比起八年前的行事作風更有趣,政策制定上更具目標為本的意味。這邊廂,實施關稅時一視同仁,面對北美盟友、歐盟等友好方,要整頓的照辦可也。那邊廂,叫停俄烏戰,卻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枱底交易,將另一主角烏克蘭拒諸談判桌之外,甚至公然讉責澤連斯基。種種動作看來,西方向來的合作關係有機會轉變。眼前,環球未來政局更不明朗,美股近日大為波動,投資者更關注避險與分散。

關稅非為增收入 北美貿戰實為談判所用
先要了解各項關稅背後的理據,有助推斷各大股匯市場會有甚麼反應。談到關稅的本質,最直接的改善貿易關係,使得資金外流及流入的狀況互相平衡。特朗普時常掛在口中的「Bring the jobs back」,正是將工作機會帶回本土推動當地的生產力,擴大收入基礎。
政策研究中心(The Budget Lab)的研究報告指出,就「對等關稅」(即對每個進口國徵收出口到該國的同等稅率)計算,估計未來 10 年將產生 3.5 萬億美元稅收。然而,此類預測多多少少是基於經濟學常用的假設「一切不變 Ceteris paribus」,這類前設往往忽略了現實情況中會出現的各種變化和副作用,例如重稅很可能引發通脹重臨等,若新政的負面影響抵銷掉正面影響,則得不償失。

考慮到上述論及的,以收稅直接提振增長這動機似乎不成立。單計這方面的話甚至有撤回徵稅的可能性,皆因美國經濟近期雖有放緩跡象但維持堅靭,未有衰退的疑慮。因此,要推斷到底這一仗會戰得多深遠,當然還存在不少政治戰略上的考量。

對華貿戰更為真確 科技競爭須作抗衡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和加墨兩國其實沒有太激烈的競爭,因此可預料關稅在這邊大多是用作談判的籌碼。事實上,指令時而延期、豁免,時而剎停徵稅,通通反映了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統計指出,2018年的關稅豁免申請,超過一半獲當時的特朗普政府批准。各項理據下,相信北美圈一旦談得成雙方有利的交易,關稅戰便能告一段落。
反之,對華的貿易狀況就可謂鬥得火紅火綠了。打自 DeepSeek 橫空出世,大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成本後,美中AI的戰略地位有所變化。為防範中國的AI發展,以及正視知識產權盜竊問題,美國以重稅限制中國科技進口,同時限制美國高階技術出口,不無道理。畢竟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是切切實實需要維護的寶座,相信對中國的貿易戰爭不易結束,甚至有機會越演越烈。

市場氣氛不穩 資金調配須加速
環球貿易局勢緊張,股債市場劇烈波動鬧得滿城風雨,各項風險指數飆升至近年高位。比特幣價格走勢反映投資者風險胃納變化,近期自今年1月高位下跌近三成,顯示市場風險收縮。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指數自上月上升至近7個月高點,意味著對沖需求十分殷切,波動性可能持續一段時間。
波動環境下,投資者先訣走險及避開政策敏感度最高的板塊,其中以汽車股、物流及航空股最為敏感。美加墨的汽車製造鏈緊密相連,為防進口車大幅漲價,關稅或能獲得豁免,但未有任何協議談成之際,建議先行避開。
資金重新調配加速,增持盈利穩健且具防衛功能的板塊包括醫藥股及必需品股等。與此同時,部份資金已迅速流入債市及黃金避險,增加組合的對沖功能。美股依然是組合中建議維持的市場,但礙於各項不確定性因素,投資者須審慎調配各行業的分佈,以及加強對沖的倉位。

康喬, CFA®
投資與策略研究主管
美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證監會持牌代表牌照BTY538)
讀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2809 3885與美聯金融集團代表聯絡。本文章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提出任何交易的招攬、邀請或建議。文章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所有內容資料只供參考。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讀者如作出任何財務決定前,應細閱有關產品之銷售文件,考慮其產品的性質、條款以及風險。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 (1) 在文章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及 (2)在文章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