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華:震盪下找出強勢股份 保誠可看高一線

分享

4月份完結,環球股市及各類資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震盪,而美國長債更因為「基差交易」拆倉而出現急挫,美股、美匯、美債出現「三殺」現象。現時股市相對是比較強,經過一輪關稅恐慌後,資金已重新部署及配置,美股3大指數都由低位回升超過一成,而港股恒指亦重上22,000點,短期有望修復4月7日大跌裂口。

關稅談判雖然仍存在不確定性,當中可以分為三部份,包括時間、過程及結果。時間上是不確定的,特朗普向全球「開火」,火頭處處,需要一段時間處理,而且亦都要看對方想不想談,而拖延的話其實對美國最不利,特朗普亦已經意識到這一點。至於過程中,少不免會有不同版本的小道消息傳出,不過站在炒家角度看是好事,市場短線就是由消息帶動,不論好壞,有消息已經是好消息,因為愈拖得久,未來經濟將會承受更大衝擊,即使談判不及預期,總比沒有談判來得好。資本市場上,「刁」就是要傾回來的,最怕連開會、碰面機會都沒有。最後結果方面,筆者認為是最具確定性,因為今次事件是人為因素居多,最終大概率不會有這麼高關稅,而美國企業亦會「叛變」,壓力只會回到特朗普身上。總括而言,環球股市有望回穩,而港股會比美股好;不過長年期美債及美元會因為今次的「鬧劇」而令投資者失去信心,暫時要先行迴避。

港股開始回穩下,現時是一個好機會重新審視及換馬,中長線而言,筆者會先減低受關稅戰影響的股份比重,繼而找出今次跌浪中一些相對表現較強的股份出來。當中可以留意保誠(02378),集團剛剛公佈2025年首季業務表現,第一季度新業務利潤按傳統內含價值基準較去年增加12%至6.08億美元,符合集團預期二零二五年全年度新業務利潤增長將超過10%的指引;第一季度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增加4%至16.77億美元,各個市場在第一季度取得廣泛的新業務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業務量增加及利潤率改善2個百分點。第一季的營運數據絕對是交足功課,筆者亦欣賞管理層有清晰業務指引至2027年度,市場上並無太多公司能夠給予長達數年指引目標。

筆者認為在全球不確性增加的情況下反而是有利保險銷售,保險產品對資產起到一個保障及對沖作用,加上亞洲的保險滲透率仍然較低,特別是東南亞市場,整體仍有很大市場發挖潛力。股價方面,保誠今年初已有轉勢跡象,雖然4月7日亦出現大跌,但近期已補回裂口,跑贏大市,有相對較強表現,往後值得多加留意。
權益申報: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