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新加坡近年移民申請顯著增加,主要原因可歸結為政策優化、經濟吸引力、人口結構挑戰及社會優勢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
近年,新加坡引入新的積分評估系統(COMPASS),綜合考慮薪資、學歷、行業需求及本地勞動力貢獻等因素,吸引高技能人才。例如,就業准證(EP)薪資門檻提升至非金融行業5,600新元、金融行業6,200新元,同時針對綠色能源、科技等領域人才放寬條件。
留學生通過國家級考試(如PSLE、A水準等)即可直接申請永久居民(PR),無需居住滿兩年,降低了教育移民難度,吸引了更多國際學生家庭。
另一方面,全球投資者計劃(GIP)投資門檻提高至250萬新元,但通過家族辦公室等架構可享稅務優惠,吸引高淨值人群。2023年GIP申請量逆勢增長,顯示政策吸引力。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最高22%,無資本利得稅,且資金可自由匯兌,成為全球高淨值人士和企業的稅務規劃首選。
創業准證(EntrePass)向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傾斜,提供資金補貼和孵化支持。自雇EP允許通過註冊公司快速獲得工作准證,吸引中小企業家。
新加坡對於移民抱開放政策,原因多方面。首先是人口老化,新加坡65歲以上人口佔比19.1%,生育率跌至0.97(2023年),勞動力短缺迫使政府開放移民填補缺口。政府計劃2030年人口達650萬至690萬,需年均增加8萬至14萬人,移民成為主要途徑。
當然,新加坡的社會福利也日趨完善。在教育與醫療資源方面,其優質的雙語教育體系和醫療福利吸引家庭移民。留學生畢業後可通過工作准證轉PR,形成教育-就業-移民的連貫路徑。同時間,新加坡犯罪率低、社會穩定性高,且華人佔比超70%,語言和文化適應門檻較低,成為亞洲移民首選。
新加坡同樣與香港等國人移民熱點爭奪人才。其推出的頂級專才准證(ONE Pass),允許高薪人才(月薪3萬新元)靈活就業,單於2023年已發放4,200份,增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