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风:美股OTC市場沿革淺析

分享

OTC市場存在,很大程度是要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傳統而言,交易所上市門檻高,需滿足嚴格的財務、流動性及信息披露標準,而許多OTC市場通過寬松的准入條件(如無固定上市標準、低財務要求),為這些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例如,OTC Markets集團下的OTCQX、OTCQB和粉單市場分層設計,允許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靈活選擇掛牌層級。

OTC市場的交易標的不僅包括未上市股票,還涵蓋債券、衍生品(如遠期利率協議、外匯期權)、美國存托憑證(ADR)等非標準化產品,滿足投資者對個性化及高風險高收益資產的需求。例如,許多國際企業通過ADR在場外市場交易,繞過直接上市的複雜流程。

場外交易起源於分散的櫃台交易模式,由投資者與交易商直接協商議價,具有靈活性和高效性。這種模式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進一步擴展,適應了投資者對交易便利性和多樣化的需求。交易所市場聚焦標準化產品,而OTC市場為退市股票、私募股權、鎖定期資產等提供了流動性出口。例如,退市公司股票可繼續在OTC市場交易,避免投資者完全失去退出途徑。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與創新

OTC市場為初創企業和中小公司提供融資平台,助其積累資本和擴大規模。部分企業通過OTC市場融資後,逐步滿足轉板至納斯達克或紐交所的條件,形成「孵化-轉板」的成長路徑。例如,OTC Markets集團明確設定了轉板納斯達克的條件(如淨資產達500萬美元、股價4美元以上等)。

OTC市場與交易所市場形成互補,構建了從高風險初創企業到成熟上市公司的完整融資鏈條。這種分層結構(如OTCQX高透明度層與粉單市場低門檻層)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優化了資源配置。

儘管OTC市場流動性普遍低於交易所,但其通過做市商制度和議價機制,為冷門證券或大宗交易提供了撮合可能。例如,加密市場的鎖定期代幣通過OTC交易減少了對公開市場的即時賣壓,穩定了價格波動。

外國企業通過ADR在場外市場交易,間接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促進了跨境投資。例如,中國公司瑞幸咖啡退市後通過OTC粉單市場繼續交易,保留了國際投資者的參與渠道。其後經過整改,瑞幸更加錄得盈利,重新回到公眾投資人的視野。

而OTC市場的靈活性亦催生了更多衍生品、結構性產品等複雜金融工具的繁榮。例如,利率互換和外匯期權等場外衍生品在風險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挑戰與平衡

儘管OTC市場具有顯著優勢,但其低透明度、信用風險及流動性不足仍需警惕。例如,粉單市場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成為欺詐行為的溫床。因此,監管機構逐步加強場外市場規範(如美國將OTC清算納入央行監管),推動其向「半場內化」發展,以平衡效率與風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