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上星期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25%,符合市場預期。委員會成員以5比4的多數票通過了降息決議。其中,兩位外部委員 Swati Dhingra 與 Alan Taylor 主張一次降息50 個基點,以因應全球貿易與能源政策帶來的下行風險;相對地,首席經濟學家 Huw Pill 與另一位外部委員 Catherine Mann 則偏向維持利率不變,理由是近期金融環境已有所放鬆,加上對英國結構性通膨仍有疑慮。
英倫銀行表示,過去兩年在抑制通脹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通脹形勢有所緩和。不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自2024年年中起有所放緩,勞動力市場也持續寬鬆。儘管2025年3月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降至2.6%,但受能源價格等因素影響,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CPI年率將升至3.5%,隨後才會回落。
利率下調後,利率交換市場顯示,交易員將 6 月進一步降息的機率從 50% 大幅下調至約 20%。
會議紀錄指出,若無美國關稅帶來的拖累,本次多數投票委員的降息立場恐仍「難以定奪」。不過,委員會仍維持其「漸進與審慎」的政策立場,並表示將密切關注未來的經濟變化,靈活調整利率路徑。
央行預計,通膨將於 2027 年第一季回落至 2% 目標,比原先預測提早九個月。兩年期前瞻通膨預估也從 2.3% 下修至 1.9%。
英倫銀行稱,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加徵關稅引發金融市場波動。雖然這些變化對英國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負面影響可能較小,但仍為英國經濟前景增添了變數。
經濟成長方面,央行預期 2025 年英國經濟成長為 1%,略高於先前預測的 0.75%;不過對 2026 年成長預測則從 1.5% 下修至 1.25%,並指出今年第一季 0.6% 的 GDP 成長可能受到提前進口避關稅等影響,真實成長動能仍疲弱。
就業市場方面,央行預測失業率將從目前約 4.8% 升至明年 5%,而薪資成長將從接近 6% 的高位下降至 3.75%。
在制定貨幣政策時,貨幣政策委員會(MPC)聚焦於中期內將通脹率持續穩定在2%的目標水平。未來,將根據通脹的中期前景,謹慎、漸進地調整貨幣政策。
市場傳出美英雙方有望就部分關稅達成緩解協議,但英倫銀行表示,約三分之二的經濟衝擊來自「全球性貿易緊張情勢」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與成本上升,而非單純的英美雙邊關稅本身。
匯率方面,英鎊連續三個星期上試1.34水平之上無功而回,高位出現沽壓,執筆時,由於美元回升,英鎊反覆偏軟,預計將跌穿1.30支持位,投資者宜言沽為主。
(撰文 : 大灣區家族辦公室協會 李慧芬教授)(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