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商務部公佈,中國與東盟舉行線上經貿部長特別會議,共同宣佈全面完成中國一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3.0版談判於2022年11月啟動,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於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在各國經貿部長全力協調和共同推動下,全面完成談判,向簽署升級議定書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昨日(5月21日)A股向好。滬綜指收3,387,升7點或0.21%;深成指10,294,升45點或0.44%;創業板指2,065,升16點或0.83%。兩市總成交額1.21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持續造好,恒指昨早高開54點,最高曾升235點至23,917;卒收升146點或0.61%,報23,827;國指亦升71點或0.83%,報8,660;恒科指收升26點或0.5%,報5,342。全日總成交額逾2,162億元。
科網普遍硬朗,騰訊(00700)收升0.6%;阿里巴巴(09988)升1.1%;美團(03690)收升0.6%;小米集團(01810)則逆跌0.6%;京東集團(09618)收升0.7%;快手(01024)收升0.9%;嗶哩嗶哩(09626)績後升4.1%。
金融互有升跌,滙控(00005)收跌0.2%;友邦保險(01299)跌1.3%;中國平安(02318)升0.4%;香港交易所(00388)升3.2%。
汽車高走,比亞迪股份(01211)升4%破頂;吉汽(00175)升3%;蔚來(09866)升0.6%;小鵬汽車(09868)平收;理想汽車(02015)收升4%。
國際金價回升,金礦股受捧,紫金礦業(02899)升7.9%,是表現最好藍籌;招金礦業(01818)升7.8%;山東黃金(01787)收升7%。
藍籌新貴中通快遞(02057)績後跌5.6%。寧德時代(03750)則再升10.1%,迭創上市新高。
有「藥中茅台」之稱的內地製藥企業恒瑞醫藥(01276)據報以上限44.05元上限定價,集資98.9億元。H股上市價44.05元,較恒瑞A股周二(5月20日)收市價折讓約25%。《彭博》報道,恒瑞不會行使超額配售權。恒瑞醫藥是繼寧德時代後,另一隻重磅新股。
恒瑞醫藥計劃將集資所得款項用於藥物開發、潛在收購和合作,以及在中國和海外建設生產設施等。
市場人士指,港股新股市場熾熱,加上內地降息降準等措施,提振入市意欲及資金流動性,中央早前亦提及6月前將有更多「救經濟、保就業」措施出台,有望進一步帶動短期恒指反覆向上。
(分題)大摩上調華GDP增長預測
摩根士丹利表示,由於關稅阻力減弱,故將中國2025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上調30個基點至4.5%。不過,內地通縮依然存在,因為住房及消費等方面的結構性問題繼續對價格施加下行壓力。該行預計,內地刺激措施將有所減弱,而且會有所延遲,重點在於基礎設施建設。
大摩將中國2025及2026年GDP增長預測分別上調至4.5%及4.2%,之前為4.2%及4%。該行目前預計中國2025第四季GDP按年增速將穩定於4%,之前預期為3.7%。經濟增長放緩幅度較小,是由於近期貿易戰降溫,導致關稅路徑降低,該行假設在預測期內額外關稅將維持於30%。這樣使得額外刺激措施可以採取更輕、更延遲的措施,反映內地的被動應對方式。
該行認為,現行的政策框架旨在為增長提供基礎,同時採取漸進方式來應對債務及經濟失衡的結構性阻力。由於通縮持續存在,2025至2026年名目GDP增長率可能維持在介乎3.5至3.6%的低於平均值。
與此同時,摩根士丹利亦上調在基本情境下,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滬深300指數及MSCI中國指數目標,於2026年6月最新預測分別為24,500、8,900、4,000及78,比現水平有3至5%潛在升幅。主因是企業盈利及估值上調、經濟前景改善、人民幣兌每美元輕微升值、以及內地新一代人工智能(AI)及科技等領軍。
大摩指在最牛及最熊情境下,恒指預期分別為28,000及18,300,國指最牛及最熊分別為10,200及6,600;滬深300指數則分別為4,700及3,250。
大摩指,受關稅、汽車行業、半導體及製藥領域潛在監管措施影響,認為亞洲及新興市場將受惠在內需及改革措施,尤其明年面對利率下降及美元疲軟。
此外,該行維持中國「與大市同步」評級。在短期內,A股可能持續跑輸離岸市場,無論在基本或最牛情境下。建議今年下半年相對A股,買入更多港股;選擇性持有內地AI及科技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