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外賣平台受行業惡性競爭日趨白熱化影響,相關板塊價格出現波動,所涉及的股份包括美團(03690)、阿里巴巴(09988)及京東(09618.)。
京東本年第一季推出外賣服務,推出時即引發與美團的收費優惠競爭。近日阿里巴巴加入戰團,旗下淘寶閃購上周末啟動新一輪補貼,發放包括「零元購」在內的大額優惠券,令美團與淘寶兩大平台單日訂單量齊創新高。有證券公司估計,主流外賣平台上季已合計「燒錢」超過40億美元,遠超外界預期,而且此投資強度料持續至第三季。
淘寶閃購上星期宣佈斥資500億元人民幣,在12個月內補貼用戶和商家。阿里於6月下旬更把外賣平台餓了麼、旅遊預訂平台飛豬,併入中國電商事業群,市場相信阿里本季很可能會繼續投資外賣業務。京東則於7月8日宣佈,京東外賣正式啟動「雙百計劃」,投入逾百億元人民幣,扶持更多品牌銷量破百萬,實現線上生意可持續成長。
惡性競爭在內地稱為「內卷」,美團以Keeta品牌登陸香港後,就憑惡性競爭搶人手、搶市場,在銀彈攻勢下,迅速奪取市場,並淘汰了一個對手戶戶送(Deliveroo)。「以本傷人」在搶奪市場上,一向效力宏大,特別在初進市場,最能立竿見影;但必須擁有強大財力,方能成為笑到最後的大贏家。然而,如果由短期的價格戰變成持久戰,誰也不能迫走誰的話,則往往只會元氣大傷,甚至得不償失;因此發動價格戰必先估算財力與贏面。
面對兩個競爭對手都投入數以百億元計作為內卷的子彈,美團恐怕也只能以薄利多銷應戰。在國內計劃經濟下,相信必引發政府干預市場內卷,但無論屆時勝負如何,三大企業的營商成本都會大增,不利股價。投資者宜將目光轉往其他科技股,最近百度(09888)與小米(01810)都有不俗的升勢,可俟機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