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直提倡投資者要建立一個多元化及多地域投資組合,在香港很容易投資全世界,特別是近年日股及台股都備受市場關注。筆者上周亦參加了一個台灣生物科技上市公司的企業考察團,了解一下台股市場及關注點。
台灣股市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具有鮮明的產業結構、交易文化與制度特色,對國際投資者而言具有獨特性。台灣以科技製造(半導體、電子)為核心,產業集中度高,半導體佔比近5成,從晶圓代工(市佔率62%)、IC設計到封裝測試,掌握全球科技業命脈;台積電(2330.TW)、聯發科(2454.TW)等權值股主導大盤,單一產業影響力冠絕全球主要股市。值得留意是台股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相關性高達0.8,成為「押注全球科技景氣」的溫度計。由於台股是以科技製造為核心與香港金融地產結構形成互補,具有產業互補性,從而起到分散風險。
對於收息一族,台股在亞洲地區股市屬高股息率地區,平均的股息率達到3.5%至4%,較港股的3.2%左右為高。假若走入台灣券商營業廳,牆上電子屏滾動的「殖利率排行榜」揭示當地市場對於股息率的信仰。由於股息率較高,而台股中90%企業都是集中於每年6至9月派息除權,令台股催生出一個獨有的「填權息行情」交易策略,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作詳述;而台股中高息率企業有電信三雄(中華電、遠傳及台灣大)及食品龍頭(統一)等。對於香港投資者要留意股息稅問題,非台灣居民扣繳21%,不過香港居民可依《台港稅務協定》申請,提交稅務居民證明後申請降至10至15%。
另一個台股比較獨特現象是散戶主導市場,零售交易佔比驚人,2023年數據顯示散戶貢獻60%交易量,遠高於美股的20%及港股的25%,形成「螞蟻搬象」效應。當沖比率在2023年飆至38%,導致中小型股常單日暴漲暴跌±10%。這股散戶力量更催生全民ETF運動,高股息ETF規模突破兆元台幣,國泰永續高股息(878.TW)持有人數超百萬。由於市場由散戶主導,所以要更知道散戶情緒溫度計,當台灣PTT論壇的股板單日爆文破百篇,融資餘額半月暴增15%,而且當沖比超過40%,往往是中小股回調的前兆。
風險方面,台股受美股波動、兩岸政策影響顯著,當中美科技戰升溫,台股半導體族群受惠轉單效應;但軍演期間大盤曾單週暴跌5%。由於台股外資持股佔比約40%,國際資金快進快出亦會加劇波動。投資者可以買入台股,假若能夠理解其半導體根基更好,但都不建議佔組合超過15%。
權益申報: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