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週繼續保持堅挺,守住了24,000點。其中,個別板塊相當熾熱,像券商股板塊,不少股份整周上漲超過雙位數百分比。另一方面,醫藥股表現也相當不錯,不少本欄曾介紹過的醫藥股都繼續報捷,像是藥明系的藥明生物(02269)、藥明合聯(02268)、康方生物(09926)、諾誠健華(09969)、翰森製藥(03692)等都表現不錯。
消息面上,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正式啟動,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創新藥目錄,主要聚焦創新程度高、臨牀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目錄的藥品。這個新增有望更好滿足患者多元化的需求,支持創新藥更好發展。
除了醫保有支持外,今年創新藥板塊的漲勢之所以如此強勁,可歸因於「出海授權」這股代表中國創新藥的全球化浪潮。事實上,2025年上半年,中國生物科技板塊已錄得超過70%的漲幅,遠遠跑贏恒指以及恒生科技指數。
根據高盛的數據,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國貢獻了全球50%的新進入人體臨牀的新藥分子,並擁有約1/3的全球創新藥在研管線。佔比相較10年前的個位數,增長非常大。尤其是在ADC(抗體偶聯藥物)、BsAb(雙特異抗體)等新型藥物形式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創新來源之一,並預計從2026年中期開始將迎來首波源自中國的ADC資產的全球三期數據發佈。
僅2025年上半年,中國藥企出海交易總額已達480億美元,佔全球藥物授權交易的32%。雖然中國藥企全球地位大幅提高,但是目前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整體市值仍僅為美國同行的14%至15%。可見,這浪生物科技的升勢可能仍只是在開始階段,有望繼續釋放長期價值。
除了筆者之前提過的醫藥股值得繼續留意外,其他符合創新藥出海主旋律的藥企都值得留意。信達生物(01801)就是一例。
最近,信達生物在6月26日宣佈完成配股融資約5.5億美元,配售了5,500萬股新股份,配售價每股78.36港元。
這筆配股有幾個啟示。第一,創新藥企很多時侯在實現盈利前都需要頻繁配股集資,導致很多人擔心買入後會被稀釋股份,拉低股價。但是,既然信達生物在最近已經完成配股,意味著這份擔憂可以暫時消除。加上信達生物配股後不跌反升,證明市場十分看好信達生物的前景。
第二,這筆高額配股融資是近4年來香港醫療健康板塊規模最大的新股發行,這意味著信達生物的叫價能力十分強,使其獲取到一筆重要的發展資金。
第三,針對這項配股融資,信達表示約90%將用於推進公司豐厚的臨牀及臨牀前重點創新管線的全球研發,以及用於公司的全球設施設備佈局。很明顯,信達正在劍指全球市場,決心要跟上中國創新藥的全球化浪潮。
另一方面,信達生物的減重新藥瑪仕度肽注射液獲批上市,成為全球首個且唯一上市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
瑪仕度肽被不少機構認為是一款潛在大藥,預計其峰值銷售額有望突破50億元。原因是,慢性代謝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等,患者數量龐大,在這領域容易誕生像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這類重磅藥物。
在減重領域方面,中國約有5億成人超重或肥胖,全球排名第一,這一點亦為瑪仕度肽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根據一項早期臨牀研究結果顯示,瑪仕度肽16mg治療20周減重幅度可達21%,是當前半年內體重下降療效最顯著的研究。
除了瑪仕度肽的上市外,信達亦正佈局下一代免疫治療(IO)與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的「雙重升級」戰略。其中,IBI363有望成為信達的下一個潛在大藥,作為新一代IO基石,正在開展針對泛癌種(肝癌、胃癌、卵巢癌、胃癌)的Ib期試驗。而IBI343則是在新一代ADC管線方面進度最快的重點產品,已進入III期階段,是全球首個在晚期胰腺癌治療中表現出良好療效和安全性的ADC藥物。
總括而言,中國創新藥浪潮所引發的中國藥企估值重估僅是剛剛開始,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獲批和5.5億美元融資為其日後發展注入了重大動力,而其新一代的「IO+ADC」策略亦有著長遠的增長潛力。各位有興趣投資中國創新藥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信達生物以及其他筆者曾提及過的藥股。
免責聲明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