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順豐控股(002352.SZ/06936)交出了一份穩健的成績單:全年營收2,844億元,同比增長10.1%;歸屬于股東的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23.5%,利潤率提升至3.58%。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速運物流業務的穩定表現(收入增長7.7%)和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的強勁增長(收入增長17.5%)。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的國際業務已成為新的增長引擎。2024年,公司中標的海外供應鏈項目超過100個,跨境電商業績增長顯著,國際快遞收入同比增長超20%。此外,順豐在東南亞市場的本土化佈局初見成效,助力中國品牌出海,例如為某茶飲品牌在8個國家開設110家門店提供供應鏈支援。
國內穩中有進 國際機遇與挑戰並存
202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50億件(+21.5%),市場規模達1.4萬億元(+13.8%)。政策層面,國家推動「進村、進廠、出海」戰略,促進農村電商、冷鏈物流、製造業供應鏈升級。同時,消費升級帶動高端時效快遞需求,順豐憑藉「特快產品」和航空大件服務(增長超20%)鞏固了市場優勢。
全球貿易環境複雜,但亞洲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增長強勁。中國企業的「產能出海」(如新能源、3C電子)和「品牌出海」(如茶飲、電商)催生跨境物流需求。順豐通過鄂州航空樞紐和東南亞自營網路,強化國際貨運能力,2024年國際貨代業務收入增長超30%。
不過,國際業務也面臨挑戰,如海運/空運價格波動、地緣政治風險等。順豐通過多元化運輸方案(空運+海運+海外倉)降低風險,並優化成本結構。
從「賣產品」到「賣解決方案」
順豐在2024年推動「行業化轉型」,不再局限於提供標準化物流服務,而是針對不同行業(如電商、高科技、汽車、醫藥)提供定制化供應鏈解決方案。例如:
電商行業,與平台合作退換貨物流、直播電商倉配一體化;汽車行業,為11家車企提供「入廠—生產—售後」全鏈條物流;醫藥冷鏈,獲得GSP認證,服務疫苗、生物藥等高附加值領域。
這一策略使得順豐在多個細分市場的份額提升,尤其是工業大件物流(增長超30%)和同城即時配送(收入增長22.4%)表現亮眼。
科技賦能:物流大模型+無人化技術降本增效
順豐2024年研發投入30.9億元,重點佈局:
物流決策大模型:優化需求預測(準確率提升5%)、運輸路線規劃,降低資源消耗。
無人化技術:AGV機器人,在中轉場應用,效率提升13%;無人車配送,覆蓋800+台,縮短末端配送距離38%;智能倉儲,為美妝、醫藥行業提供自動化立庫解決方案。
這些技術不僅提升了運營效率,還幫助順豐入圍2025年弗蘭茲·厄德曼獎(全球運籌與管理科學最高獎),成為唯一進入決賽的中國企業。
未來展望:深耕行業 拓展國際 強化科技
2025年,順豐的戰略重點包括:
行業深耕:繼續在電商、高科技、汽車等領域提供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提升客戶黏性。
國際擴張:強化東南亞本土網路,拓展歐美跨境電商倉配;優化鄂州樞紐航線,提升全球貨運效率。
綠色物流:推廣新能源車輛(已超4萬輛)、光伏電站(年發電7,000萬度);
迴圈包裝容器累計使用超10億次,減少碳排放47萬噸。
2024年,順豐在複雜經濟環境下實現了收入、利潤、現金流的全面增長,核心在於業務多元化(時效快遞+快運+國際+同城)、行業定制化能力(從標準化走向解決方案)、科技驅動效率提升(大模型+無人化)。
未來,隨著中國製造業升級、跨境電商發展,順豐有望進一步鞏固「亞洲最大綜合物流服務商」的地位,並向全球領先的智慧供應鏈企業邁進。
本文內容整理自順豐控股的2024年度年報,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為美股上市新世紀儲運(NCEW.US)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