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宣佈對等關稅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再有新攪作,他宣佈將對半導體晶片徵收100%的關稅,但只要企業表態願意在美國生產或已經在美國生產,就可以馬上豁免。
特朗普與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會面時向記者宣佈,100%的關稅稅率將適用於「所有進口到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但對於那些已承諾在美國生產或正處於在美國建廠過程中的公司,則不會適用此關稅。
特朗普宣佈這項半導體關稅的同時,也與庫克共同宣佈蘋果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旨在把更多商品製造轉移回美國。
除了與蘋果的投資外,特朗普在與記者交談時列舉了近期宣佈擴大對美投資的企業,宣稱台積電(TSM)正在向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
隨著美國政府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多家國際晶片大廠已紛紛宣佈擴大在美國的製造佈局。
除了台積電外,英偉達(NVDA)、格芯(GFS)及德州儀器(TXN)近期相繼宣佈大規模投資計劃,合計金額高達數千億美元,展現對美國晶片產業長期發展的信心。
英偉達(NVDA)在4月表示,計劃於未來四年在美國投入5,000億美元,用於打造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
晶圓代工廠格芯今年6月宣佈,將斥資160億美元,擴建其位於紐約與佛蒙特州的半導體製造設施。
此外,德州儀器也在6月公佈,將對美國七座晶片廠追加投資600億美元。該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蘋果、福特、英偉達以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等。
此波投資潮顯示,美國正逐步成為全球半導體產能的重要據點之一,科技巨擘也積極搶佔在地供應鏈的先機。
目前美國在晶片生產上獲得的投資非常可觀,因此這個產業的大部分企業都將被豁免,但並不包含中國晶片。中芯國際及華為生產的晶片將被納入徵稅範圍,這些公司的晶片大多是被裝配進中國製造的設備中,再進入美國市場。
除了中國外,韓國、日本與歐盟等晶片製造國家都已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令它們有一定的優勢。
歐盟已跟美國就包括汽車、晶片與藥品在內的絕大多數出口商品達成15%關稅協定。韓國與日本也分別指出,美國已同意不對它們課徵高於其他國家的晶片關稅,暗示這兩國在半導體方面的稅率也可能為15%。
撰文:Markets4you 特約分析師李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