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 : 美印關稅衝突及多國關稅動態 對中國及香港經濟的影響

分享

近期,美國與印度在關稅問題上的直接衝突,以及歐洲、日本等多國在關稅方面的妥協跡象,正重塑著全球貿易格局。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複雜的貿易形勢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國及香港的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貿易層面:美國與印度的關稅衝突可能導致貿易轉移。印度為應對美國關稅,一方面可能將原本銷往美國的商品轉銷至中國,衝擊中國本土相關產業。例如印度的紡織產品,可能大量湧入中國市場,給中國紡織業帶來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印度會尋求從其他國家進口替代美國的產品,中國出口企業可能因此失去部分印度市場份額。而且,美印貿易摩擦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體現,可能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導致全球貿易環境惡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出口面臨的不確定性將顯著增加,其他國家可能效仿美國,對中國產品設置更多貿易壁壘。

產業鏈與供應鏈層面: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中國、美國和印度存在緊密聯繫。印度在電子產品組裝、製藥等領域占據一定地位。美國的關稅措施可能使印度相關產業發展受阻,進而影響中國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比如,印度是重要的電子產品組裝地,若其電子產業因關稅衝擊受損,中國向印度出口電子零部件的業務也會受到影響。此外,印度還是全球重要的仿製藥生產國,其供應鏈若因關稅衝擊出現成本上升、供應不穩定等問題,將波及中國醫藥原料藥的出口。

機遇層面:儘管挑戰重重,但也存在一定機遇。印度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因關稅衝擊而外遷,中國在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勞動力素質等方面具有優勢,具備承接相關產業轉移的能力,這為中國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若印度因關稅衝擊,被迫從中東採購高價石油,可能推動全球油價階段性上漲,中國石油石化和新能源板塊有望從中受益。

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轉口貿易層面: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中轉港,轉口貿易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與印度及其他國家的關稅變動,可能改變貿易流向,使香港的轉口貿易業務受到影響。若部分國家之間貿易受阻,香港作為轉口港的相關業務量可能減少。反之,若一些國家為規避關稅,通過香港進行轉口貿易,香港的轉口貿易業務量可能增加。

金融服務層面:貿易格局的變化會帶動資金流動和結算需求的改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業務也將隨之調整。若貿易量增加,相關的貿易融資、外匯結算等業務需求會上升,反之則會下降。全球貿易摩擦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也可能促使部分資金流向香港尋求避險,對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資產價格產生影響。

融入大灣區層面: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香港應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通過與內地的產業鏈整合、金融服務創新和貿易規則對接,香港可以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系,降低外部關稅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區域經濟整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