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聪:AI眼鏡+英偉達概念股,碳化矽襯底龍頭 天岳先進招股

分享

最近港股IPO一直火,又有一家A+H準備上市。它是製造碳化矽襯底的龍頭企業天岳先進 (2631)。可能讀者聽完名字都不太清楚什麼是碳化矽襯底?這是一種由碳和矽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半導體單晶材料,主要用作半導體器件的基礎基板,具有寬禁帶、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低損耗和抗輻射等優異特性。相比傳統矽基襯底,能更好地滿足高性能應用需求,因此,近年來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AI眼鏡、AI智算中心等新興科技產業中。

雖然碳化矽襯底的物理性能優異,代價卻是極為精密複雜的製備工藝。目前全球僅有少數企業掌握高品質碳化矽襯底的製備技術,天岳先進正是其中之一。

天岳先進自2010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碳化矽單晶襯底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已於2022年1月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為國內第一家專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上市公司。

在上交所上市後,天岳先進發展加快,市佔率急速上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碳化矽襯底的銷售收入計,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矽襯底製造商,市場份額為16.7%。而根據法國 Yole 報告、日本富士經濟報告最新統計,天岳先進的碳化矽襯底全球市佔率排名前三,其中導電型碳化矽襯底2024年市佔率更達22.8%,超越美國Coherent (COHR)躍居全球第二;半絕緣碳化矽襯底全球前三;碳化矽領域專利數量,全球第五,國內第一。

若以增速來說,從2022年到2024年,天岳先進收入從4.17億元增至17.6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 (CAGR)為高達105.9%,為同類企業中增長最迅速的一家。以N型碳化矽襯底領域為例,2024年,天岳先進在該業務的收入逆勢增長了35% ,而其他競爭對手如之前全球的龍頭Wolfspeed (WOLF)、Coherent 等,都出現公司危機或負增長。可見,天岳先進比起這些國際龍頭毫不遜色之餘,更具備未來取代它們的潛力。

目前,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導體器件製造商中,半數以上都與天岳先進建立了業務合作。例如,已與英飛淩、博世、Onsemi等國際頂級IDM廠商達成重要供貨協議,提供包括8英寸晶圓在內的產品。而更重要的是,晶片巨頭英偉達 (NVDA) 的碳化矽電晶體供應商都是天岳先進的客戶。這顯示了天岳先進不僅是本土供鏈的領軍者,更在海外市場取得良好發展。現時,公司在鞏固6英寸這一當前主流技術的同時,更強勢進軍8英寸乃至附加值更高的12英寸市場。Yole的報告更表明天岳先進是能夠向開放市場「大批量交付8英寸晶圓」的行業領導者。

在實際應用領域方面,多個領域均具有極大潛力。以新能源汽車領域為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4年新能源汽車領域碳化矽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為23.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146.9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36.1%。

此外,碳化矽功率器件在光伏儲能、電力電網、軌道交通領域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未來預測複合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27.2%、24.5%、25.3%。

而AI眼鏡更被視為其中一個最具潛力的市場。由於碳化矽材料應用於AI眼鏡的光波導鏡片中,其折射率顯著高於高折射率玻璃和鈮酸鋰,可以實現更大的視角,減少AI眼鏡的尺寸、重量以及製造成本和複雜性。因此,碳化矽材料與AI眼鏡的發展密不可分。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到2030年AI眼鏡出貨量將超過6590萬副,碳化矽光波導市場規模有望達300億美元。

7月14日,天岳先進與舜宇奧來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碳化矽光波導鏡片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可見,天岳先進在AI眼鏡的佈局已經開始了。未來,隨著AI眼鏡出貨量的增長,公司的AI眼鏡相關產品或將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天岳先進計劃發行4774.6萬股H股,5%於香港作公開發售,發售價將不高於42.8元,集資最多20.4億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4323.2元。以A股8月8日的收市價計算,H股最高發售價較A股折讓逾三成。天岳先進預期將於8月19日掛牌,中金公司、中信証券為聯席保薦人。

基石投資者方面,天岳先進已與國能環保、和而泰、未來資產證券等基石投資者訂立基石投資協議。這些基石既有國際長線,也有AI數據中心電源供應的產業投資者。

集團估計將自全球發售收取所得款項淨額約19.381億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的約70%預計將用於擴張集團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矽襯底的產能;約20%預計將用於加強研發能力,保持集團在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及所得款項淨額的約10%預計將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以支持集團的日常運營及未來業務發展。

總括而言,難得港股又有一隻擁有「硬技術」的半導體材料龍頭企業上市,不論IPO還是上市後我們都應密切留意。

免責聲明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檔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瞭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