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走出疫情陰霾,快運物流行業亦呈現分化格局。在此背景下,安能物流於2024年持續推進高品質增長戰略,憑藉穩健的成本控制、數智化能力升級以及網絡協同優化,在挑戰中穩中求進,交出令人矚目的全年業績。
2024年,安能物流實現收入人民幣104.8億元,同比增長6.4%,實現了疫情後的全面恢復性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控本增效策略驅動下,全年毛利達20.7億元,毛利率顯著提升至19.7%,較上年增加7.2個百分點。
全年淨利潤轉虧為盈,錄得人民幣1.4億元,而2023年則虧損人民幣8.1億元,實現強勁反彈。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10.3億元,年增36.9%;調整後淨利潤為2.2億元,利潤率提升至2.1%。這一系列數據顯示公司經營質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穩步修復。
此外,公司現金流亦大幅改善,全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8.8億元,顯示內部造血能力明顯增強,為未來投入數字化與科技升級提供堅實保障。
主營業務穩健運營 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安能物流主營業務為零擔快運,覆蓋全國31個省份及超過3,000個區縣。2024年,公司繼續以「高品質增長」為主線,穩步推進網絡優化與運營效率提升。
全年貨運量為1,330萬噸,同比微增0.2%,其中高附加值的「經濟型產品」與「高端限時產品」佔比明顯上升,有效提升客單價與綜合毛利。雖然票數略有下滑(約下降6.6%),但單票收入提升,反映公司不再單一追求規模,而轉向更加注重單量質量與盈利能力。
在服務品質方面,安能持續推行「站點賦能」與「全鏈條可視化」,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合作黏性,鞏固加盟網絡穩定性。
安能將2024年定位為「成本效率提升元年」,並在數字化基礎上深度推進運營優化與自動化升級。
在幹線運輸方面,公司透過路由優化、幹線合併與整車調度模型應用,全年幹線單位成本同比下降15%;在轉運中心,得益於機器人分揀、AI路線排程等技術導入,單票分揀成本降低13%。
數據顯示,全年營業成本同比下降3.3%,而同期營收增長6.4%,形成良性規模效應與成本曲線分化,顯示公司數字化投資已進入收穫期。
加盟模式持續深化 賦能網絡參與者
安能物流自創立以來即採用「加盟制」模式,在2024年進一步深化「加盟+賦能」戰略,建立穩定的合作共贏生態。公司不僅持續提供IT系統、品牌、培訓與運營支持,更強化數據共享與運力協同,提升整體網絡反應能力。
加盟商數量保持穩定,平均單站營收與利潤均有所上升,有效避免惡性競爭與價格戰。這種「平台型快運」定位,為公司提供了強韌的抗壓能力,亦降低資本開支壓力,保障長遠擴張可持續性。
面對快運行業進一步內捲,安能認識到唯有科技驅動與組織能力升級,才能形成長期壁壘。2024年公司持續加大數智化投入,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關鍵進展:
算法路由優化:運用AI與大數據,智能生成幹線路由計劃,降低空返率與時間成本。
轉運中心自動化:機器人分揀覆蓋率提升至90%以上,自動打包、掃碼、出入庫流程全面升級。
全鏈條可視化平台:實現站點、轉運、幹線、客戶四端同步可視,提升決策效率與服務體驗。
業務中台與數據中台建設:實現業務快速迭代、報表自動生成與經營數據透明化。
展望未來:穩中求進 聚焦質效與科技驅動
展望2025年,安能物流表示將圍繞「穩規模、優成本、提品質、強科技」四大主軸推進戰略落地。
在規模方面,公司將有選擇性擴張網絡,聚焦潛力區域與中高端市場;在成本控制方面,將繼續發掘分揀、幹線與運營環節的降本潛力,並以數據驅動精細化管理。
此外,公司亦計劃在核心區域加快自動化設施部署,並探索AI排程、智能客服等技術應用,構建未來型智慧物流網絡。
儘管中國快運市場仍將面臨價格競爭與行業整合壓力,但安能物流已展現出「質量優先、效率為王」的發展邏輯。憑藉穩健的財務結構、清晰的戰略重心與持續投入的科技創新,安能有望在新一輪行業競爭中搶佔更有利位置,成為中國快運物流市場的長期價值創造者。
本文內容整理自公司的2024年度年報及公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為美股上市新世紀儲運(NCEW.US)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