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新發展風高浪急,科技生態成果越見蓬勃,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需不斷走在前,提升發展動力,持續推進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及基礎建設互聯互通。目前江蘇與香港正以優勢互補的方式,實行跨地域創新合作新高地。值此香港 2025 年施政報告發佈、蘇港創新合作迎來重大機遇之際,蘇港創新合作促進會(以下簡稱 “蘇創會”)正式成立。創會主席鄭曉玲表示本會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正是響應施政報告號召、落實合作舉措的關鍵一步。

蘇港創新合作促進會(簡稱 “蘇創會”)於日前舉行第一屆就職典禮,活動上更聯合港大醫學院及蘇州九龍醫院合辦主題演講活動,分別邀請到兩地的高校代表、科研及投資企業代表到場交流。
雙方簽下多項戰略合作協議 標誌蘇港兩地合作正式落地
「蘇創會」更邀請到:江蘇省委統戰部一級巡視員李衛華、中聯辦公室社團聯絡部副部長余學傑、海關助理關長李建基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孫偉勇等擔任主禮嘉賓,當日並舉辦專題研討:「橋接科學與市場:打造高效率科研轉化生圈」,吸引約150位嘉賓出席,當中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技術轉移主管賴景然博士、香港九龍集團副總裁王俊先生、啟廸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楷森先生及香港理工大學知識轉移及創業處投資及創業發展主管慕容志輝先生等分享,典禮儀式上,雙方更簽下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包括:「蘇創會」與江蘇醫療專家「蘇州九龍醫院」合 作;並與「蘇州啟迪科技園」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蘇港兩地多領域的合作正式落地,為後續創新協同注入動力。

「蘇創會」創會主席鄭曉玲:跨界創新合作 以生物科技、保育及金融為主打
「蘇港創新合作促進會」創會主席鄭曉玲說:「蘇創會不只是簡單合作,更是一環扣一環的跨界別創新合作,會內目前有8個專業委員會,當中以生物科技、保育及金融專業作為三大主打,實踐具體計劃。加上這裏有不同的企業機構及大學,形成一個非常廣闊的生態圈。」她透露合作方啟迪科技園創投項目達到13,000多個,正與南京,無錫,蘇州,崑山及揚州對口,資源上互相對接,形成科技金融、科技園區和科技實業的內外生態連結。

香港九龍集團副總裁王俊:香港可作為內地企業出海橋頭堡
香港九龍集團副總裁王俊形容是次活動是蘇州與香港首次的學術交流活動別具意義,會前已與香港多所高校技術轉移辦公室負責人及部分項目方建立良好聯繫,感受到香港從高校、政府到創業群體對技術創新與轉化的高度重視與熱情,期望有更多的資源共享及互補空間,以推動技術落地與商業化:「江蘇在生物科技領域被認為是全中國做得最好的區域,具備全國最好的高校、醫院及豐富的產業鏈資源,包括動物實驗等,擅長生物製造。深圳的優勢在於文化同源,且擅長智能製造與電子。而香港則以其“境內關外”的特殊地位,成為一個非常棒的資源,可作為企業出海的橋頭堡。」他補充創新離不開金融,認為香港金融市場和全球頂級,有利初創發展外,亦鼓勵了更多國內企業來港上市,資本出海帶動產業與商業出海。
啟廸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楷森:中美角力對香港帶來好處
至於另一合作方啟廸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林楷森先生表示對科創在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更形容中美角力競爭為香港帶來好處:「中美關稅與競爭促使香港從傳統投資區轉型為科技金融主導;目前當局對科技的重視度是前所未見。香港為國際化城市,擁有多項優勢,包括:法律體系、交通運輸、人才引進及語言優勢等,在金融科技領域上,香港與內地雙向融合,便能走向全球化。」他認為內地企業出海第一站需在香港進行一至兩年磨練,使出海過程更順暢。
創新會執行主席蘇凱恩: 安排本港金融專業團隊北上長三角地區
至於未來大計,蘇港創新合作促進會執行主席蘇凱恩表示,該會持續推進生物科技主題的對接與落地,另外,計劃在將於揚州與蘇州開展保育與城市發展主題活動,並安排本港金融專業團隊北上長三角地區,向內企出海與香港 IPO 政策,推介本港專業服務。
撰稿:曾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