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寬指標(WIDTH/BAND WIDTH)是布林線指標體系中的衍生技術指標,主要用於量化布林線通道開口大小的變化。該指標通過計算布林線上軌與下軌的相對寬度,以數值化形式反映股價波動性的強弱程度。當指標值持續縮小時表徵布林線收口,預示行情可能進入變盤臨界點;指標值增大則顯示通道擴張,表明價格波動加劇。在實戰應用中,該指標常被用於捕捉股價突破時機,當數值低於0.10時提示突破可能性,跌至0.03附近時暗示大行情爆發潛力。作為布林線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與布林線基礎指標結合使用。
計算公式
該指標的標準計算公式為:WIDTH=(布林上限值-布林下限值)/布林平均值:
布林上限值,通常取N日移動平均線加P倍標準差
布林下限值,為N日移動平均線減P倍標準差
布林平均值,默認採用N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參數設定中,N值默認取20日週期,P值通常設定為2倍標準差。在特定應用場景下,投資者可根據個股波動特性調整參數,但需注意參數優化可能影響指標靈敏度與可靠性。
應用場景
1.波動率監測:
數值持續下降表明布林線通道收窄,對應股價波動區間縮小,可能進入方向選擇階段
數值快速上升反映波動性突然增強,常伴隨趨勢行情的啟動
2.突破預警:
當指標跌破0.10時,提示股價可能突破原有波動區間
指標下探至0.03附近時,預示存在爆發極端行情的可能
3.組合驗證:
與%BB指標形成交叉驗證,當%BB突破閾值而極限寬指標同步異動時,增強信號可靠性
結合布林線形態分析,在收口形態末端捕捉突破機會
注意事項
1.參數敏感性:調整N值或P值會顯著影響指標數值,需保持參數一致性以便歷史比對
2.市場環境適配:在趨勢行情中指標易出現持續高位,此時應結合其他指標判斷趨勢持續性
3.週期匹配:日線級別的指標信號需與周線、月線趨勢方向保持一致以提高勝率
4.量價驗證:突破信號需配合成交量放大確認,避免陷入假突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