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投資 :消費復甦之路荊棘滿途

分享

政府統計處公佈了7月份的臨時估計數字,顯示零售業總銷售額為297億港元,按年增長僅1.8%,遠低於預期的2.5%。本港零售市場久久未見起色,這一現象與中國內地消費降溫息息相關。2025 年已過了一大半,中國經濟繪出錯綜複雜的形態。雖然多個行業已重回增長軌道,但消費降溫的情況卻難以改善。這究竟是因為民眾對增長前景缺乏信心,還是家庭財政仍然困境重重?

經濟未回溫 國策須延續
瑞銀投行最近發表的分析預測,內地經濟今年將呈現先高後低的走勢。具體來說,儘管「以舊換新」補貼帶來了積極影響,但隨著補貼規模及刺激效應的減弱,第四季在高基數下難以有好進展。若經濟放緩,中國的財金政策仍有加碼空間,包括發債支持基建或減息等。該行預計「反內捲」將於未來三至五年持續推行但措施須更具針對性,同時穩定內房市場和振興消費將是刺激內需的主要手段。
當我們從個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投資、消費和儲蓄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這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經濟畫面。在這幅畫中,投資和消費與儲蓄是相互對立的。具體而言,個人如何分配資金,決定多少用於投資、多少用於消費、以及剩餘多少儲蓄起來,這些選擇通通是個人的決定,實際上卻能反映出整體經濟的盛衰。

寧儲不花 實為不安
歸根究底,經濟的運行是由無數個體的行為和選擇所驅動的。因此,個人財務決策不僅影響自身的生活,也在更大範圍內反映出社會經濟的健康狀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存款餘額達到歷史新高,增至160萬億人民幣,自新冠疫情以來,個人儲蓄率始終高於30%。作為參考,成熟市場的存款比率分別為美國4.5%、英國10.9%和日本3.9%。

中國居民偏好將資金儲蓄,這反映了他們對未來的不安,尤其是對就業和經濟穩定性的擔憂。在房地產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受到抑制,導致消費需求的釋放受到限制。這一情況不僅影響了個人財務決策,也對整體經濟增長構成挑戰。

購買力庫存 將為未來燃料
換個角度看,高額的存款也暗示著潛在的消費需求及大量購買力有待釋放。縱然服飾和化妝品等行業仍面對重重壓力,但在食品、零售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已顯著回升。同一天空下,不同行業遊走於經濟週期下的靭度也有不同。
儘管面對經濟不確定性,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逐漸增強。2025年上半年零售額勝預期,食品和汽車銷售表現尤其出眾。數據表明,雖然消費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但實際消費行為已顯示回暖跡象,為未來經濟增長帶來希望。
細心留意,可發現中國流行文化產物如泡泡瑪特及遊戲《黑神話:悟空》之成功突顯了其國際影響力,為投資者提供了新商機。香港資本市場重振,根據Dealogic的數據,單計今年上半年通過首次公開發售(IPO)募資額已達141億美元,比第二大交易所多出48億美元。本地新股當中,一大推手正正是消費相關企業的IPO,間接顯示市場對消費復甦的信心。

資金大洗牌繼續提供利好因素
國際資金重新洗牌的格局下,中港股市的積極氣氛獲得一定的支撐。目前A股的風險溢價在疫情以來最低,以當地 10年期國債息計算,最新溢價約8.5%,勝過不少歐美成熟市場。估值方面,港股的市盈率依然顯著低於美股、亞洲以及各大新興市場,這相對優勢可望為港股帶來更強吸引力。

在全球貨幣秩序重構的背景下,新的貨幣體系使人民幣資產獲得相對優勢,資金流入中國市場的趨勢將持續增強。這一貨幣秩序重構的主要變化方向是碎片化和多元化,導致全球資金流向的再布局,並加速中國資金的海外回流。多元化的趨勢促進了全球資金的再平衡,未來可能會有部分資金回流至中國的資本市場。

字數︰1,423
圖︰5

康喬, CFA®
投資與策略研究主管
美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證監會持牌代表牌照BTY538)
讀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致電2809 3885與美聯金融集團代表聯絡。本文章並不構成對任何人士提出任何交易的招攬、邀請或建議。文章內容純屬筆者個人意見,所有內容資料只供參考。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價格可跌可升,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讀者如作出任何財務決定前,應細閱有關產品之銷售文件,考慮其產品的性質、條款以及風險。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操守準則所適用的範圍及相關定義,分析員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 (1) 在文章發出前30日內曾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及 (2)在文章發出後3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股票、債券等證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