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美國股市湧現了一批與虛擬貨幣(Crypto/Blockchain/Stablecoin/交易所等)相關公司的上市(IPO或直接上市)事件,構成所謂的「幣股聯動」新現象。
公司/股票 業務性質/核心焦點 IPO規模與估值 上市日期&
股票代號 投資者關注亮點與挑戰
Circle Internet (USDC發行方) 穩定幣發行+金融基礎設施(Stablecoin,Payments,匯款等) 在2025年6月完成IPO,加大發股數,籌資約US$1.05 Billion 上市在紐交所,股票代號 “CRCL” 優勢在於USDC在行業中的公信力與使用規模;挑戰包括監管風險、Stablecoin 業務利潤空間與政策變動可能帶來的衝擊。
Figure Technology 區塊鏈貸款/金融科技,尤其Home‐equity Loan(房屋淨值貸款)市場+Blockchain技術應用 IPO募資約
US$787.5 Million 上市於納斯達克,股票代號“FIGR” 強點是傳統貸款業務與區塊鏈工具的融合,可降低傳統流程中的摩擦;風險包括貸款風險、市場利率風險,以及區塊鏈技術與合規規範的不確定性。
Gemini (Winklevoss兄弟創辦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加密資產服務(Custody,交易,加值產品等) IPO募資約US$425 Million,上市申請非常搶手,申購超額逾20倍。 股票代號“GEMI”,於Nasdaq上市。 投資者對其業務模式、規模與未來成長性保持興趣;挑戰在於交易所行業中的競爭(Coinbase等)、監管壓力,以及盈利能力與手續費結構。
Bullish 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基礎設施+媒體(收購CoinDesk) IPO時募資約US$1.1 Billion,上市後估值約US$13.16Billion。 股票代號“BLSH”,在NYSE上市。 Bullish的一個亮點是IPO大部分以穩定幣在Solana網絡上的結算。在某種程度上直接把Crypto生態系統融入資本市場。挑戰則為盈利性與監管風險,以及如何在交易所/數字資產平台之間脫穎而出(例如流動性、合規、用戶基礎)。
從上述公司可見,它們雖各有專長,但都汲取了幾個共同驅動因素,使得Crypto/區塊鏈相關企業能在最近這段時間吸引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首先是監管環境相對寬鬆+政策支持的期待。在美國與其他主要市場中,有關穩定幣、加密交易所、數字資產的監管政策逐步明確或有趨向友好政策出台。這增強了投資者對「幣相關業務」未來可能獲得合法性並能擴大規模的信心。
隨著機構投資者、企業財務部門對加密資產/Stablecoin的接受度提升,以及加密交易量、DeFi/Web3/NFT等應用活性回升,Crypto生態中不只是Speculative投機,而更多商業化/金融基礎設施型態的業務被看重。
同時,投資者們亦在尋求新「幣股」標的。傳統科技股、AI股漲勢可能已部分反映預期,投資人希望在Crypto/數字資產這一板塊中找到新的高增長潛力股。
定位與風險
這些「新幣股」公司雖然都和Crypto有關,但它們在商業模型、風險結構與未來潛力上各有不同,不能完全混為一談:
Circle較偏政策敏感性高,但如果監管穩定,其Stablecoin業務有望成為金融機構與支付系統的底層基礎。收入結構較為穩定,但利潤率可能不如交易所型那樣高。
Figure是把房貸/Home Equity貸款這類傳統金融業務與區塊鏈工具整合,其市場潛力取決於房市狀況與貸款利率,以及貸款違約率等風險。
Gemini/Bullish等交易所或交易平台型公司,若能解決流動性、合規與競爭問題,可以在市場中取得快速擴張,但盈利性短期未必強勁,因為交易所需支出在安全性、技術、合規上很多。
幣股會如何演變
基於近三個月IPO的觀察,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幣股板塊可能走向如下模式:
更多穩定幣發行方、加密交易所或相關中介/基礎設施公司嘗試上市或融資。這些公司若有「金融牌照+穩定資產儲備+安全性/合規性良好」的條件,將備受青睞。
投資者會更加注重盈利能力、現金流與風險管理,而不僅僅是未來增長預期。
監管機構的政策(特別是與反洗錢、客戶資金安全、Stablecoin儲備透明度、交易所監管等)將成為能否取得市場信任與估值溢價的關鍵。
「幣股聯動」意味著加密貨幣市場本身(比特幣、以太坊等資產價格)與這些企業的股價會產生更強的相關性/聯動性。若數字資產價格上漲提升投資人信心/業務成交活躍度上升,這些幣股公司可能受益,反之亦然。
撰文:美股上市公司iO3(NASDAQ:IOTR)投資者關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