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歡:中遠海能 季度改善

分享

中遠海能(01138)以原油、成品油、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及化學品等散裝液體危險貨物海上運輸為主營,聚焦油輪運輸與LNG運輸兩大核心業務。其業務覆蓋航運多個細分領域:

石油運輸,承接原油(貿易流向以中東、西非、美國至遠東為主)與成品油(以中東-亞洲及東南亞、大西洋區域間航線為主)運輸,船型涵蓋超大型油輪(VLCC)、蘇伊士型油輪(Suezmax)等多類型。LNG運輸,承運需-162℃超低溫儲運的LNG,船舶屬「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產品,行業主流長期期租模式為公司帶來穩定收益。LPG與化學品運輸,LPG主要從中東、美國向亞洲、歐洲運輸,船型分全加壓型等;化學品運輸以歐洲、亞洲、北美為核心區域,船舶按危險等級分為IMO 1、2、3型。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運力規模穩固,擁有及控制油輪157艘(2,344.8萬載重噸)、已投運LNG船53艘(含1艘租,合計893.7萬立方米)、LPG船12艘(12.6萬立方米)及化學品船8艘(7.3萬載重噸),為業務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2025年上半年業績,公司呈現「整體同比下滑、季度環比改善」態勢。營收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7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5%;利潤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94億元,同比降幅達29.0%,税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50.7億元,同比減少12.5%。業績下滑主要受成本上漲影響,期內主營業務成本89.1億元,同比增加10.9%,推動毛利率同比縮窄9.3個百分點。

從業務板塊看,核心業務表現分化:油輪運輸業務量與周轉量實現雙增,運輸量9,448萬噸(同比+13.1%)、運輸周轉量3,427億噸海里(同比+18.8%),體現業務規模擴張;LNG運輸成為亮點,貢獻淨利潤4.24億元,同比增長5.7%,隨着投資建造的LNG船陸續投運,該業務已步入「收穫期」。值得關注的是,二季度淨利潤環比一季度增長61.0%,業績改善趨勢明顯,期內高質量交付2艘LNG船,自主管船能力進一步增強。

行業供需格局與發展趨勢

2025年下半年,油運市場供需基本面呈現分化。需求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放緩,IEA下調增長預期,中國需求增速放緩,印度成為增長主力;供給端,OPEC+解除自願減產的增產效果將於下半年釋放,推動中東原油出口增長,支撐VLCC運輸需求,非OPEC+供給增量集中於南美,但跨區長距離貿易取決於原油套利窗口及中國進口節奏,且中東局勢、歐美對伊朗俄羅斯制裁等在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擾動貿易流向。

運力供給方面,VLCC優勢顯著,下半年僅5艘新船交付,而Suezmax、Aframax/LR2、MR船型分別將交付約18艘、30艘、67艘,分別佔各自船型總量的2.7%、2.5%、3.7%。綜合判斷,VLCC將受益於新船交付量少的優勢,運價表現或優於中小型船,但地緣政治與貿易變化仍將加劇運費波動。

業績公佈後,市場反應非常正面,股價自6.97元冉冉升至9.81元,才出現明顯調整至8.68元,值得關注。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且未持有上述股票。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