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潮:樓市Q3回暖 資金人才Q4續推動

分享

2025年第三季剛落幕,香港樓市似乎正悄然醞釀一場由政策、資金與需求交織而成的復甦浪潮。在一片觀望聲中,政府於9月30日發表《長遠房屋策略》周年報告,為未來十年房屋供應定下基調:總需求預估為41.91萬個單位,供應目標設定在42萬個,公私營比例維持在70:30。這份藍圖不僅提供了市場所需的方向感,也在未來三至四年預計有10.1萬個一手私宅可供應,較之前回落,為供需平衡注入穩定劑。

與此同時,樓市的基本面亦開始顯現回暖跡象。根據差估署最新數據,2025年8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288.5點,連續五個月錄得平穩或上升,累積漲幅達1.26%,創近八個月新高,反映樓市早已跌定回升,市場信心正在重建。

更值得關注的是租金表現。8月租金指數錄得198.7點,實現「九連升」,距離歷史高位僅差0.7%。這一波升勢不只是季節性因素,更是多重結構性需求的體現,外地留學生人數激增、「高才通」政策吸引專才來港,加上科技與金融業薪酬中位數上升,推動中小型住宅租賃需求持續升溫。

資金流動亦為樓市添柴加火。恒生指數在第三季飆升逾一成,9月北水單月淨流入高達1,885億元,地產股應聲上漲。本港今年以來IPO集資額全球領先,國際資本回流進一步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這些現象不僅反映出市場對香港的信任,也間接為樓市注入活力。

展望第四季,利好因素仍在累積。《施政報告》出台後,部分利好樓市的措施仍未推出,反映未來仍有後著,明年二月的財政預算案或有進一步針對性措施出台。此外,息口亦進入下行週期,為買家提供更佳入市條件。筆者預計,樓價在第四季有望再升2%至3%,而租金則有機會突破歷史高位,全年漲幅或超過6%。

香港樓市的韌性,從來不容低估。即使面對颱風與黑雨的考驗,這座城市依然穩如磐石。供應規劃明確、需求動能漸強、政策護航到位,復甦的輪廓已然浮現。對買家而言,這是低息環境下的切入良機;對業主來說,則是重新評估資產價值的時刻。香港樓市,正在重拾節奏,迎向新一輪的動態升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