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行業的最大特點之一,是消費決策週期長、體驗性強。過去,消費者往往需要到店反覆試戴、比較,但在數字技術驅動下,這一過程正在被重塑。首先,借助AR/VR虛擬試戴技術,顧客無需到店即可在手機端模擬佩戴效果,既提升購買體驗,也大幅提高線上轉化率。
其次,依託大數據與AI算法,我們能對消費者的瀏覽記錄、購買偏好進行分析,推送個性化的產品推薦。與傳統「人海戰術」式的導購不同,AI導購可在24小時內持續運行,服務精準度更高,單客成交金額提升顯著。
此外,供應鏈的數字化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體現。透過區塊鏈技術,我們能夠將珠寶的來源、材質、加工工序記錄在鏈上,讓消費者可以一鍵查詢產品真偽與產地來源。這不僅提高了透明度,也增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綠色低碳:從產品設計到可持續發展
新質生產力的另一個核心,是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在珠寶零售業中,這並非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從源頭到銷售全鏈條的深刻改變。在原材料選擇上,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責任珠寶」。例如,選擇經過「責任珠寶委員會(RJC)」認證的黃金與鑽石,或者採用實驗室培育鑽石。根據行業報告,2024年中國培育鑽石市場規模已突破300億元,並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反映出消費者對低碳環保珠寶的需求上升。
在產品設計環節,我們推動「再設計」理念,將回收的黃金重新熔煉、加工成新的首飾,既符合環保趨勢,也降低了原材料依賴。在運營層面,門店照明逐步改用節能LED,包裝材料選用可回收紙質與環保油墨,並推出「以舊換新」計劃,鼓勵消費者將閒置首飾回收,形成循環利用的商業模式。這些措施不僅符合新質生產力的低碳要求,更有助於提升品牌的社會責任形象。
智能製造與柔性供應鏈:提升效率與體驗
傳統珠寶加工往往依賴工匠手工與批量生產,但隨著智能製造技術的進步,珠寶行業正邁向數字化設計與柔性化生產。通過3D打印技術,我們可以快速製作樣品,大幅縮短設計到上市的週期。例如,過去一款新戒指從設計到成品可能需要3至4週,如今在3D打印的輔助下,最快只需3至5天。
柔性供應鏈則使得「小單快返」成為可能。根據消費者的即時數據反饋,工廠可以迅速調整生產,減少庫存積壓,提升資金周轉效率。對零售商而言,這意味著更快的產品迭代,更高的市場反應速度,從而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優勢。
傅鎮強,創輝珠寶(08537)主席兼行政總裁。
環保顧問企業如何踐行「新質生產力」
傳統環保顧問服務,往往依賴人工調查、現場檢測與報告撰寫,效率有限。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我們引入物聯網(IoT)感測設備和人工智能(AI)算法,能夠實現對空氣質量、水體污染和碳排放的實時監測。
新質生產力不僅追求效率,更強調價值創造。環保顧問可以通過碳盤查、碳足跡認證及減排路徑設計,幫助企業把「減排行為」轉化為具體的金融資產。
例如,在碳交易市場中,一家年排放量達到100萬噸二氧化碳的鋼鐵企業,如果在我們的顧問建議下實施技術改造,減排比例達到10%,那麼每年可獲得10萬噸碳配額盈餘。按市場均價每噸50元人民幣計算,這意味著500萬元的額外收益。這種「環保行動金融化」的模式,正是環保顧問在新質生產力下的價值升級。
同時,隨著綠色金融政策逐步完善,我們亦幫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或申請ESG評級,讓環保投入轉化為融資便利與資本市場的估值加分。這使得企業不再把環保視為成本,而是新的競爭優勢。
人工智能輔助決策:從合規到戰略升級
過去,環保顧問的核心角色是協助企業達到排放合規標準。而在新質生產力的框架下,我們的定位更接近「戰略顧問」,幫助企業透過AI決策模型實現能源結構與產業鏈的優化。
舉例來說,在一個企業的減碳項目中,我們可以導入AI能效優化模型,對生產流程中的能源消耗進行模擬,提出多種技術改造方案,目的將單位產品能耗下降12%,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這種「AI+顧問」的模式,不僅解決環保問題,更推動企業邁向高效、低碳的產業升級。
新質生產力強調的是產業間的協同與融合。作為環保顧問,我們不再只是單一服務提供者,而是積極構建產業鏈合作網絡。例如,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智慧碳管理平台」;與金融機構合作,設計「碳減排貸款」產品;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區域性的「低碳產業園區」。這些跨界合作模式,讓環保顧問不僅服務單一客戶,而是推動區域經濟的綠色轉型,形成更大範圍的乘數效應。
環保行業的核心資源是專業知識與人才。新質生產力的本質之一,是創新驅動。因此,我們注重培養「複合型顧問」,既懂環保政策與行業技術,又能掌握數字工具與金融知識。
在中國推進「雙碳」戰略與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環保顧問不再是被動的合規助手,而是積極的產業升級推手。新質生產力,將成為這一行業的新名片,也將決定未來競爭的勝負。
胡伯杰,沛然環保(08320)副主席兼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