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全接觸:OpenAI、甲骨文與英偉達的聯動邏輯

分享

在人工智慧(AI)成為資本市場核心驅動力的今天,三家公司的名字常被放在同一張牌桌上討論:OpenAI(私有、以ChatGPT和大模型聞名)、英偉達(AI訓練與推理用GPU的主供應商)與甲骨文(企業雲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近期的一連串交易與新聞,將三者的估值聯動推向新高度:OpenAI的估值躍升、英偉達的市值攀升至天文數字,而甲骨文則被視為承接OpenAI巨量算力需求的戰略夥伴。這篇文章嘗試把脈三方的「估值共振」:為什麼它們會互相影響?市場在押注什麼?風險又在哪裡?

根據多家媒體與路透報道,OpenAI在近期的二級市場員工股權交易中被市場估值推上約5,000億美元。這次交易讓現任與前任員工得以出售約66億美元的股份,亦引來多家大型投資方的參與。至於英偉達,目前的市值已被推升至數萬億美元等級(今年中曾突破4兆美元里程碑),股價與估值的強勁表現反映了市場對其在AI計算供應鏈中不可替代地位的認可。甲骨文與OpenAI、以及其他雲/基礎設施提供方之間出現大型商業合約傳言與簽約報道:例如有報導指OpenAI將在未來數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巨額計算能力(數千億美元級別的供應協議),凸顯了企業級雲算力採購的規模化趨勢。

估值「聯動」傳導路徑

OpenAI的業務模式(API/訂閱/產品化大模型)決定了它對GPU、GPU集群與數據中心服務的長期需求。當市場接受OpenAI能夠把大模型產品化並創造穩定高額收入時(估值上升的直接信號),便會把未來的算力購買預期反映到整個供應鏈的訂單前景,推高相關供應商的未來現金流預期與估值。

英偉達現在不只是賣芯片,其產品對大規模訓練工作負有「瓶頸供應」的功能:當OpenAI類公司擴張、訓練更多模型、部署更多推理服務,對高效GPU的需求成倍成長。市場因此給予英偉達高倍市盈率與超大型市值預期(市場視其為AI經濟中的「關鍵中樞」)。此外,英偉達也可能透過股權或戰略投資(或以長期購買/合作方式)與OpenAI綁定其商業利益,進一步加深估值聯動。近期亦有報道指出英偉達將對OpenAI作出大額投資或資源承諾。(Reuters)

中介與客戶端:甲骨文的基礎設施位置
即便GPU由英偉達提供,企業仍需要數據中心、網路、存儲與運營支撐。甲骨文近年積極擴展雲服務與數據中心佈局,若能承接OpenAI的大宗算力採購(有報導稱規模驚人),它就成為把錢從「AI軟體」傳導到「企業雲/數據中心」的關鍵節點。當甲骨文被視為OpenAI重要的計算/雲合作夥伴時,投資者會將OpenAI的成長預期部分折算進甲骨文的營收前景與估值。

市場上看得到的「放大器」來自三個方向:OpenAI的估值躍升會直接推高對GPU與雲資源的預期採購(刺激英偉達與甲骨文的需求預期);英偉達的股價與市值飆升又會強化投資者對AI平台經濟的信心,使資金更容易流向軟體與應用層(形成正回饋);甲骨文若能簽下大型合約,則為整體生態鏈提供穩定收入見解,進一步支持估值上升。這樣的聯動讓三者之間的估值波動具高度同步性:一方出現利好,透過需求-供應-托管三段傳導,迅速擴散到整體估值。

撰文:美股上市公司iO3(NASDAQ:IOTR)投資者關係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