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先機: 在缺乏北水下 成交仍能保持 港交所漁人得利

分享

不知不覺,2025年第三季已在本周結束。氣勢如虹的港股在第三季最後一個交易月(即9月),在人工智能(AI)、晶片等科技股及生物科技板塊的帶領下,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全月累升1,777點,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隨著9月結束,港股已連升三季,並連續五個月上升,創下2021年2月以來最長升浪,截至9月30日,恒生指數年內累升2,783點(11.6%),國企指數累升877點(10.1%)。科技股是帶動港股升勢的主因,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尤為強勁,年內累升1,162點(21.9%)。單計9月,國企指數升607點(6.7%),科技指數升791點(13.9%),升幅百分比再次冠絕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成交量持續高企且無減退跡象,主要由南下北水推動。統計顯示,第三季北水淨流入達4,363億元人民幣,較第二季激增49%。與此同時,內地股市表現同樣亮麗。適逢十一黃金周及中秋長假期(共8天),9月29日(假期前夕)內地股市表現強勁,滬綜指及深成指均高收,其中深成指收報13,479點,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在內地股市復甦帶動下,港股勢如破竹。外資投行預期,在美國聯儲局年內或再減息兩次下,第四季資本市場(尤其港股)將更為有利,因此上調恒生指數年底目標至26,800點,2026年中目標至27,500點。第四季港股能否延續升勢,投資者不妨拭目以待。

在10月8日前,因內地十一黃金周及中秋長假期導致北水暫停流入,外間預期港股成交額將受考驗。9月29日(即北水最後交易日),北水淨流出16.53億元。市場人士預計,在成交「縮水」下,恒生指數或呈窄幅上落,甚至整固。然而,9月30日(北水暫停首日),港股成交未見顯著回落,總額仍近3,200億元,恒生指數更升穿26,800點。筆者認為,北水無疑是港股成交的主要動力,但今年港股的氣勢及高漲的成交已吸引全球基金注意,外資力量不容忽視,9月30日成交額穩定即為明證。因此,筆者認為「儘管不看好,也不應看淡」。若對港股現水平有所保留,建議投資者「炒股不炒市」。而在港股氣勢及大成交持續下,香港交易所(00388)最受惠,可謂漁人得利。其股價突破52周高位460元,甚至逼近500元並非無可能,投資者宜密切留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