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汇》第85期封面故事: TOKEN 2049 港美股迎來加密新熱潮

分享

超過2.5萬名參會者擠滿了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的五個樓層,這場亞洲規模空前的加密貨幣大會正在悄然改寫數位世界的未來規則。來自全球160多個國家的加密從業者、投資者和技術專家在十月初齊聚新加坡,參加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加密貨幣盛會TOKEN2049。據官方資料,本次活動吸引了約2.5萬名參與者,規模創下歷史紀錄,凸顯了亞洲市場在加密領域的崛起。

Ledger首席執行官Pascal Gauthier在會議上直言,亞洲已成為加密貨幣最強的中心,儘管美國重新推進加密監管,但亞洲「從未離開這場遊戲」。

Token2049:亞洲加密市場的崛起信號

TOKEN2049新加坡峰會不僅佔據了場館全部五個樓層,還彙集了來自全球超過7000家企業的決策者。參會者們穿梭於300多位行業領袖的演講會場、500多家項目展臺以及無數的交流活動之間,整個場景生動展現了加密世界日益增長的活力。

這場行業盛會的規模之龐大,足以證明加密貨幣市場正在強勢回歸,而這一次,亞洲站上了舞臺中央。Ledger公司首席執行官Pascal Gauthier在CNBC的Squawk Box Asia節目中指出,亞洲在加密貨幣領域具有結構性領先優勢,這種優勢結合了監管環境、機構承諾和文化上的風險偏好。他特別強調,新加坡、韓國、日本、香港和澳大利亞是領先的加密中心,無論是零售用戶還是大型金融機構都積極參與其中。

Circle公司報告的穩定幣交易資料更為亞洲市場的活躍度提供了佐證:亞太地區的穩定幣交易量高達2.4萬億美元,而新加坡和香港在全球交易量中分別位元列第二和第三,僅次於美國。這些數位背後,是亞洲在數字資產領域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從日本受嚴格監管的交易所,到新加坡銀行支援的託管服務,再到韓國由零售驅動的投機文化,共同構成了一個美國才剛剛開始重建的生態系統。

Web3.0:從概念走向日常的商業變革

在本屆TOKEN2049上,Web3不再只是停留在白皮書中的構想,而是正在演變為可觸達的日常產品與服務。

多家參展商不約而同地展示了他們將區塊鏈技術與現實世界連接的具體方案,標誌著行業正在從純粹的技術探索轉向大規模應用的務實追求。Ju.com在此次大會上首次公開了其全球支付生態系統JuPay,展現出將加密資產引入日常消費場景的雄心。該支付系統包含一張連接Visa和萬事達全球網路的JuCard,覆蓋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支援多幣種即時結算,在線上購物和線下消費場景中為用戶提供低費用和透明的結算服務。

JuPay的設計核心在於打破虛擬與現實的邊界,其支付鏈覆蓋從法幣入金到消費、從個人到商家的完整流程。使用者在新加坡咖啡館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使用USDT完成支付,系統會即時將加密貨幣轉換為當地法幣。而商家通過商戶平台和POS系統可以一鍵接入,大幅降低了Web3支付系統的整合成本。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BTCC則宣佈了其員工規模擴張兩倍至3500人的計畫,特別是在技術開發領域將招聘約1200名工程師。BTCC運營負責人Alex Hung表示,他們的最終願景是創建一個用戶可以無縫整合入日常生活的平台,通過BTCC應用程式支付停車費、購買咖啡或處理學費支付,同時獲得獎勵。

這一系列動向與Web3市場整體擴張趨勢相符。根據最新資料,Web3.0市場規模已從44.3億美元增長至約61.1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約37.8%。有預測顯示,到2032年,該市場可能超過650億美元。目前已有超過3200家初創公司和約1.7萬家在Web3領域運營的企業,顯示出行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資本變局:港美市場的投資邏輯重構

隨著Web3.0浪潮從技術探索走向商業應用,資本市場也在重新評估這一領域的投資價值。港股與美股市場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風向標,其Web3相關概念公司正經歷著投資邏輯的深刻變革。在港股市場,科技板塊已率先感受到Web3帶來的價值重估。

騰訊控股(00700.HK)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18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其中AI技術已全面賦能各業務板塊,廣告行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阿裡巴巴(09988.HK)同樣聚焦AI與雲業務拓展,發佈多款大模型,並計畫在原有3800億元人民幣三年資本開支基礎上進一步追加AI投資。瑞銀隨之將阿裡巴巴H股目標價上調至210港元,顯示市場對該公司轉型策略的認可。美團(03690.HK)、小米集團(01810.HK)和京東集團(09618.HK) 雖未直接涉足加密領域,但都在AI技術與實際業務場景的融合方面取得進展。美團「外賣+電商」的協同策略已顯現成效,資料顯示其3月吸引的新用戶中40%在7月轉化為電商用戶。而小米EV業務高達26.4%的毛利率遠超行業平均水準,顯示出去中心化技術與傳統製造業結合的可能性。

美股市場的Web3投資邏輯則呈現出不同特點。Nvidia(NVDA)作為AI晶片霸主,其資料中心業務營收411億美元,表現亮眼。更重要的是,該公司與OpenAI達成了價值1000億美元的長期合作,為其部署10吉瓦的AI資料中心提供支援。

Apple(AAPL)第三季營收940億美元,同比增長10%,創下2021年12月以來最高增速。其服務部門營收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創歷史新高。隨著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逐步開放,預期將刺激使用者更換設備,延續增長動能。Microsoft(MSFT)第四季營收76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智慧雲」部門營收299億美元,增長26%,Azure增長39%。公司計畫在當前季度投入創紀錄的300億美元資本開支,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量子計算作為Web3.0的重要底層技術正在取得突破。Google發佈的最新量子晶片Willow,破解了量子糾錯關鍵挑戰,完成了當今最快超級電腦需10^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運算。這一突破奠定了長期技術壁壘,雖然商業化仍需時日,但已展現科技巨頭的技術領導力。

從新加坡熱鬧的TOKEN2049會場,到港美股市場上悄然變動的Web3概念股,一場數位世界的變革正在加速。加密支付不再局限於交易平台,開始滲透進咖啡店、機票預訂和手機充值;量子計算晶片破解了曾經無解的技術難題;去中心化存儲網路承載的資料量已超過20千艾位元組。

這場由技術驅動的資本變局,正推動港美市場超越傳統估值框架,轉而看重企業對下一代互聯網生態的構建能力與技術領導力,投資者已很難忽視這一領域的增長潛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