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中帶幹貨:從「硬」到「智」 聯想的再進化

分享

2025財年對聯想集團(00992)而言,是一次從「恢復」走向「再成長」的關鍵轉折。隨着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逐步走出疫情後的低谷,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推動智能終端升級需求,聯想在2024/2025財年展現了穩中帶升的業績表現,並藉由AI戰略的全面落地,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智能設備與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領導者的地位。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聯想集團錄得收入約630億美元,按年增長約6%,終止了連續兩年的下降趨勢;純利達14.6億美元,較去年大幅增長約36%。毛利率亦提升至17.5%,創下近年新高。這一回升主要得益於PC市場的復甦、AI伺服器需求強勁,以及高毛利率解決方案與服務業務佔比提升。

集團的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智能設備業務(IDG)收入達到467億美元,按年增長5%;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業務(ISG)收入回升至105億美元,增幅約9%;解決方案服務業務(SSG)收入為68億美元,增長7%,並貢獻了集團近三分之一的營業利潤。這反映出聯想逐步從「硬件製造商」轉型為「AI導向的解決方案提供者」,收益結構更趨平衡。

全球PC市場回暖 AI終端成增長引擎

根據IDC資料,2024年下半年全球PC出貨量同比回升4%,主要由企業換機潮及AIPC需求推動。聯想作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PC廠商,憑藉強大的供應鏈和品牌優勢,把握了這一波復甦機遇。管理層指出,AIPC將是未來3至5年內最具爆發力的新產品類別,預計2025年AIPC在聯想整體出貨中將佔比達25%。

聯想於2024年底推出首批搭載「聯想AINow」平台的個人電腦,可實現本地化AI運算與語音助理功能,成為市場的先行者。這不僅提升了產品附加值,也強化了其在高端市場的毛利能力。與此同時,公司加大了與微軟、英特爾及高通等夥伴的協作,圍繞AI終端生態系統共同開發軟硬整合解決方案,預期將在2026財年進一步轉化為營收動力。

2023/24財年受全球伺服器需求疲弱影響,聯想的ISG一度出現收入下降。但2024/25年度該板塊隨着AI伺服器與高性能運算基礎設施需求復甦而重回增長。ISG部門全年錄得105億美元收入,營業利潤率回升至4%。特別是在AI數據中心產品線方面,聯想與NVIDIA、AMD及自研GPU方案並行發展,推出多款面向企業AI訓練與推理場景的伺服器,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驅動力。

此外,公司積極推動「混合AI基礎設施」策略,結合自家雲邊端架構與可擴展數據服務平台,滿足企業對本地AI部署的安全與靈活需求。這使聯想在企業級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尤其在金融、教育及製造業客戶群中表現亮眼。

服務業務成為穩定盈利支柱

相較硬件週期性波動,聯想的解決方案與服務業務(SSG)已成為盈利穩定器。該業務以「以服務帶動硬件」為導向,涵蓋IT運維、混合雲管理、網絡安全及AI數據諮詢等服務。2024/25財年,SSG毛利率高達46%,貢獻約40%的集團營業利潤。

在AI浪潮驅動下,聯想推出「TruScale AI即服務」(AI-as-a-Service)方案,允許企業按需租用AI運算能力與模型訓練平台。這一訂閱模式顯著提升了收入的可持續性與預測性,同時擴大了企業客戶黏性。

AI全面融入三大核心引擎

儘管行業整體回暖,但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全球高通脹與地緣政治影響供應鏈穩定,而AI硬件競爭激烈、晶片供應波動亦可能對成本構成壓力。不過,聯想在供應鏈管理上的靈活性與本地化製造能力,使其能有效應對。集團目前在超過180個市場營運,生產基地分佈於中國、墨西哥、匈牙利、印度與美國,供應多元化明顯高於業界平均。

此外,管理層預計2025財年全球PC市場將進一步增長3%至5%,AI伺服器需求持續上升,為公司帶來穩定增長基礎。

展望2025/26財年,聯想明確提出「全棧AI」戰略:即在設備(Device)、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與解決方案(Solution)三大引擎中全面融入AI技術。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內將AI研發投資增加50%,聚焦邊緣AI與生成式AI應用,並積極擴充自家大模型與雲端算力平台。

主席楊元慶在報告中指出,AI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支柱,聯想的使命不僅是「賣電腦」,而是「讓智能無處不在」。他強調,AI的落地需要硬件、算法與場景的整合,而聯想的綜合能力正好能提供「端到端」的完整方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成報立場及不構成銷售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