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黃金價格在2025年10月一度觸及每盎司4,379.29美元的高點,年內累計漲幅超過65%。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黃金牛市,實則始於2018年8月,當時金價僅為每盎司1,178美元。在短短數年間,黃金價格實現了近乎翻倍的驚人增長,將全球投資者的目光重新拉回到這個古老的避險資產上。
黃金價格的上漲軌跡在2024年春天格外引人注目,當時金價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連續突破每盎司2,100美元、2,200美元、2,300美元和2,400美元四個整數關口。這種陡峭的上漲曲線在2025年進一步加速,金價在半年內飆升1,000美元,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大關。
黃金的此輪上漲週期中,有兩個階段漲幅尤為顯著:第一個階段是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金價從每盎司1,178美元上漲至2,048美元,漲幅達74%;第二個階段是2022年11月至2024年5月,價格從每盎司1,629美元上漲至2,348美元,漲幅達到44%。
而當前這輪始於2025年的暴漲,更是將黃金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價格區間。
黃金的零售市場也隨之升溫,截至2025年10月14日,中國國內主要黃金飾品品牌的足金價格已突破每盎司1,200元大關,老廟黃金價格達到1,218元/克,周生生(00116.HK)與老鳳祥(600612.SH)分別升至1,213元/克和1,206元/克。
黃金價格的迅猛上漲,已遠遠超出傳統分析框架的解釋範圍。
各國央行增持 黃金儲備超美債
長期以來,黃金價格的分析框架主要圍繞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全球金價與美國CPI比率以及美元匯率這四個指標構建。然而,這套經典理論在解釋本輪黃金上漲時卻顯得力不從心。
一個明顯的悖論是:從2022年至今,受美聯儲陡峭加息影響,無論美國實際利率還是美元匯率都明顯上升,在傳統分析框架下,這會壓低黃金價格,而金價在這段時期內卻偏偏顯著上漲。這一異常現象的背後,是國際地緣政治經濟衝突的爆發概率與劇烈程度顯著上升。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聯合盟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顯著改變了全球投資者對安全資產的定義。當美國凍結了俄羅斯的大部分外匯儲備,全球投資者意識到,美國國債除了會面臨價格波動風險與匯率風險,在特定情形下還會面臨償付風險。
這一認識轉變引發了全球央行對黃金的持續增持。截至2025年9月末,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已連續11個月增長,達到7,406萬盎司。不僅是中國,沙特、波蘭等新興市場央行也加入購金行列。
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43%的央行計劃未來12個月繼續增持。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淨購金量達到890噸。
美元信用的疲軟進一步推動了黃金的上漲。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份額已從2000年的71.5%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55%左右,創下近15年最低。
與此同時,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總價值約3.91萬億美元,已與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相當。若排除美國自身儲備,非美國家黃金儲備價值甚至已超過美債持有量。
黃金正從傳統的避險資產,向更具戰略意義的「體系信任尺規」轉變。
在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在2025年9月降息25個基點,開啟了降息週期,降低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為金價突破提供了直接助推力。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在年內還將繼續降息。
地緣政治風險也在不斷加劇,美國政府停擺危機、全球貿易摩擦升級以及日本地緣局勢存在不確定性等因素,共同加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這些多重因素的共振,共同推動了黃金定價邏輯從利率驅動轉向信用驅動。
港股黃金板塊受益
金價的歷史性上漲,也在影響著股票市場的投資格局,尤其是港股市場的黃金板塊迎來了顯著的資本關注。
在港股上市的上游黃金股中,紫金礦業(02899)、招金礦業(01818)及靈寶黃金(03330)成為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標的。儘管這些股票在今年已累積了可觀漲幅,但只要金價再創新高,黃金股仍具備進一步上漲的潛力。
黃金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個環節,其中上游黃金股受金價上漲的利好最為直接。
上游企業主要涉及金礦原物料的開採,直接受益于金價上漲帶來的收入和利潤增長。而中下游的黃金股,如黃金加工商和金飾品公司,獲益程度相對較小,因為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可能會壓縮其利潤空間。
黃金股相對于黃金實物本身,具有更強的價格彈性。在金價上漲期間,金礦企業的業績直接爆發,股價漲幅往往遠超金價本身。
技術分析顯示,儘管紫金礦業(02899)、招金礦業(01818)及靈寶黃金(03330)的相對強弱指數在本月初曾升至超買區,導致近期股價出現小幅回落,但只要股價及10天平均線仍處在20天平均線之上,整個上升形態便不會受到破壞。
在這些上游黃金股中,紫金礦業(02899)被視為首選,有分析建議可在32.1元價位買入,目標價看至36元,跌穿29元則考慮止損。
未來趨勢與投資展望
面對金價已處於歷史高位的局面,市場對未來走勢的分歧自然加大。滙豐銀行的分析師甚至預測,由於廣泛的不確定性,明年黃金價格可能達到每盎司5,000美元的水準。
支撐這一樂觀預測的理由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美國經濟政策的不明朗因素、不斷上升的公共債務以及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威脅。
然而,高位金價同樣面臨潛在風險。滙豐分析師提醒,雖然目前沒有跡象表明漲勢將在短期內結束,但市場前方存在一些警告信號,包括可能出現的高度波動。
漲勢持續的時間越長,投資者越需要警惕鞏固甚至修正的風險。更高的價格可能會侵蝕對黃金的實物需求並鼓勵供應增加。同時,股市的任何下滑都可能說服投資者清算其看漲黃金的頭寸,以幫助籌集現金滿足補倉要求。
考慮到這些不利因素,滙豐預計2026年下半年黃金價格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檔。對於投資者而言,把握黃金投資機會需要注意策略選擇。
相較于購買黃金實物,投資黃金股票可能更具優勢。一方面,金價上漲時,金礦企業業績直接爆發,股價漲幅遠超金價;另一方面,即便金價橫盤,盈利的黃金公司可分紅派息,提供股息收益,而持有黃金實物則沒有任何利息收入。
投資黃金股也需注意產業鏈位置差異,上游黃金股最直接受益于金價上漲,而中下游企業的受益程度可能相對有限。
隨著全球貨幣體系從「美元霸權」向「多極貨幣」體系過渡,黃金作為資產避風港的功能已被進一步驗證。即使短期內可能面臨技術性波動,但黃金長期牛市的根基已然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