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聯邦行政法院上月裁定,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於2023年3月註銷Credit Suisse約165億瑞士法郎(約205.3億美元)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的決定,缺乏法律依據,違反了債券持有人的財產權。
誠言,當時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機構性風險,Credit Suisse面臨絕對危機,作為全球「最安全的」財富管理國家,其第二大銀行竟然出現巨大財務問題,政府無法不出手救助,以保障其世界理財地位;但其處理手法確實前所未聞,債券持有人竟然不能追回借出款項,反而其股東可以收到一筆款項,以買斷自己在Credit Suisse的利益,還要是政府出手,直接「取消」債券持有者追回借款的權力,確是前所未聞。大家可能也有留意此舉,但因為大多數AT1債券持有人,均為機構投資者或者專業投資者,所以不以為意此等反常識操作。
法院指出,此舉對投資者財產權造成嚴重幹預,應有明確且正式的法律依據,但當時並無相關法律基礎,因此裁定FINMA的命令無效。雖然該裁決目前僅為部分案件的結果,但對其他類似訴訟案件具有重大啟示。
這一決定震撼市場,當時Credit Suisse被UBS收購,股東獲得價值約32.5億美元的UBS股票,而AT1債券持有人則損失慘重,完全未獲賠償,引發瑞士、美國及多國投資者在國際法庭進行訴訟,甚至啟動投資者-國家仲裁程式。據法院資料,約有3,000名申訴人針對該命令提起了約360件上訴。
曾代表Credit Suisse AT1投資者的蘇黎世律師Jonas Hertner表示,這項裁決本質上等同於承認政府對債券進行徵收。他指出:「根據瑞士法律,徵收需給予全額補償。這項裁決是恢復投資者對瑞士法律體系信心的重要一步。」
儘管如此,此裁決可能會被FINMA與UBS上訴至瑞士最高法院。即使最終判決維持,投資者也未必能收回全部資金,就算FINMA與UBS上訴失敗,也不能保證全額償還,因為在救助時這些債券的市值已遠低於其名義價值。
UBS在本次裁決後股價下跌逾3.5%,同時面臨更嚴格的監管要求,可能需補充數十億美元資本,若法律程式最終判定需恢復債券,這一過程可能拖延長達六年。學者補充表示,UBS或可透過此裁決爭取監管機構在資本要求上的讓步,甚至要求政府協助分擔債務重擔。
AT1債券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金融工具,屬於銀行用來增強資本緩衝、在財務壓力下吸收損失的混合型債務證券。一旦這類債券被註銷,理應按照明確程式進行處理,而非臨時決策。
隨著裁決出爐,尚有大量相關案件等待進一步審理。法院已表示,其他案件將暫時擱置,直到這項撤銷命令的判決成為最終裁定。這場關於AT1債券命運的法律拉鋸戰,仍遠未結束,但發展確實精彩絕倫。
最後,請大家想想,若你持有企業債券或者銀行存款,突然有一天,你所屬的地區政府表明企業或銀行不用還款給你,你就知道以上處理手法何等荒繆。
本人沒有持有以上提及的任何類型投資,以上內容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