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汇:A股三季度財報出爐 AI浪潮改寫盈利邏輯

分享

人工智能產業的黃金時代正迎來關鍵的分水嶺,一面是耀眼奪目的業績增長,一面是難以忽視的估值泡沫,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季將這種分裂展現得淋漓盡致。科大訊飛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猛增202.40%,昆侖萬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2%,Palantir單季度收入激增63%…這些數字在資本市場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狂歡。而在這些令人眩目的增長背後,估值擔憂如影隨形,Palantir高達266倍的前瞻市盈率暗示著市場預期已經跑在了現實前面。AI革命的道路充滿機遇,卻也佈滿荊棘。

全球AI企業迎來高光時刻,三季度財報成績單堪稱耀眼。中國AI企業表現尤為突出,科大訊飛(002230.SZ)第三季度營收達60.78億元,同比增長10.02%。更為驚豔的是,其淨利潤飆升至1.7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02.40%,在國產算力領域保持人工智能業界第一梯隊水準。

昆侖萬維(300418.SZ)同樣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52%。其AI業務收入大幅提升,海外市場表現尤為出色,收入同比增長58%,占總營收比重高達93%。就連剛剛開始披露「AI相關收入」的值得買科技(300785.SZ),也在前三季度實現了3,229.05萬元的AI相關收入,並推動淨利潤同比增長253.49%。

美國AI企業同樣不甘示弱。Palantir第三季度銷售額達到11.8億美元,同比猛增63%,其中美國商業部門收入暴漲超過120%。AMD第三季度銷售額創下92.4億美元的紀錄,同比增長35%。這兩家公司均因此提高了業績指引,顯示出對未來的極度樂觀。

增長動力多元化

AI企業業績爆發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模型技術快速反覆運算是核心驅動力。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在數學、翻譯、推理、文本生成等領域保持業界領先。

昆侖萬維則在2025年7月至9月間開源了Skywork-Reward-V2系列獎勵模型、多模態推理模型Skywork-R1V 3.0等多款先進模型,在多項評測中取得開源最優成績。商業落地加速為企業帶來源頭活水。昆侖萬維的AI視頻平台SkyReels啟動全新版本內測,集成多項頂尖AI創作模型,支援講解視頻、戲劇視頻、數位人直播等多種生成場景。

值得買科技上線了新一代消費智慧體、AI購物管家「張大媽」獨立App,基於推理模型將意圖解析與任務執行相結合,有效提升了用戶決策效率。

巨頭資本開支猛增為行業注入強勁動力。四家「Magnificent 7」公司決定在2025年投入3,800億美元作為資本支出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較去年同期增長54%。亞馬遜與OpenAI達成的380億美元協定,以及微軟與IREN Limited的97億美元合作,進一步凸顯了大廠對AI的無限看好。

盈利分化已顯現

AI行業的競爭格局正悄然生變,板塊內部盈利分化日益明顯。中國軟件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1至6月歸屬淨利潤虧損7,250萬元至8,700萬元。這與科大訊飛、昆侖萬維等公司的業績形成鮮明對比,反映出AI行業已進入優勝劣汰的關鍵階段。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盈利分化是行業發展階段的必然特徵。人工智能行業具有技術門檻高、研發投入大的特點,有的企業為保持技術領先,將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短期內帶來成本大幅增加,影響利潤增長。尤其是當前行業處於技術反覆運算與應用落地的關鍵期,頭部企業憑藉研發實力、場景落地能力和成熟商業模式佔據優勢,而中小企業受資源限制進展較慢。

這種差異直接反映在盈利上,符合新興產業從分散競爭向集中度提升過渡的規律。估值的極端分化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擔憂。Palantir的前瞻市盈率高達266倍,遠高於標準普爾500指數25倍的平均水準。

AMD的估值雖然相對合理,但其60倍的市盈率仍然是標普500指數的兩倍以上。這種估值水準意味著投資者已經計入了極高的增長預期,任何不及預期的表現都可能引發股價劇烈波動。

全球競爭格局

中美兩國在AI領域的競爭態勢日趨明朗,中國企業的快速崛起正在改變全球AI格局。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累計上升15.3%,整個升浪主要由AI及信心修復所驅動。

Chiefgroup港股分析報告指出,「低成本但成效不亞於ChatGPT的DeepSeek,打破市場對中國AI技術落後於歐美的印象,將AI這股動能帶到港股」。多隻與AI沾上邊的股票皆錄得不錯漲幅。

科大訊飛宣稱,公司大模型相關專案的中標數量和金額在行業中均排名第一,體現了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的優勢地位。昆侖萬維則通過大力發展海外業務,實現了93%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展示了中國AI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與此同時,美國科技巨頭正通過巨額投資維持其領先地位。微軟第一財季營收達到77.67億美元,其中Azure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0%。Alphabet第三季度營收87.47億美元,並第二次提高2025年資本支出預期,達到910至930億美元的範圍。這些投資不僅用於AI晶片採購,還包括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未來的AI競爭奠定基礎。

港股市場受益顯著

AI浪潮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國金證券張弛表示,近期港股市場「強勢行情」的背後,主要驅動力之一便是港股市場AI含量高,且AI相關的科技類資產較A股更具「辨識度」。

Chiefgroup的報告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指出「港股低迷多時,但隨著國產AI DeepSeek的問世,引爆了今次港股升浪」。該機構2025年第二季度的投資推薦包括「騰訊控股(00700)」、「海底撈(06862)」、「美團(03690)」、「偉易達(00303)」和「美的集團(00300)」。

對於港股市場的未來走勢,張弛認為短期內港股的「躁動行情」有望延續。然而,中期來看,估值擴張空間有限,盈利修復的驗證將成為關鍵。他提醒投資者需警惕未來市場波動放大的潛在風險,並預測2025年下半年港股或邁入「牛市」。在配置思路上,張弛建議投資者擁抱「AI」,重視「資訊科技(如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SW(09988)、快手-W(01024)等)+可選消費(如如泡泡瑪特(09992)、安踏體育(02020)、李寧(02331)、滔搏(06110)等)」等大類板塊。

AI行業未來或將呈現「技術深化+場景分化」的趨勢。算力基礎設施領域仍將保持高增長,而應用層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投資者應保持理性,警惕那些只有概念沒有業績的股票,關注那些像科大訊飛一樣能夠將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盈利的企業。在資本市場,泡沫與機遇往往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唯有具備火眼金睛,方能在這場AI盛宴中品嘗到甜美的果實,而非成為最後的接棒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