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恒指除了星期五(11月14日)低開並下跌,其餘日子表現都不差,而且曾站上27,000點,這是10月初以來首次。不過要注意的是,目前圖表形態上仍然在區間之中,甚至可以說開始有一個雙頂形態,需要更密切留意後續發展。美股方面,雖然正式結束政府停擺,但消息並沒有讓美股進一步上升,反而美股在星期四和五(11月13至14日)連續低開兩天,標指及納指更一度穿越50天線,危機感相當濃厚,幸好星期五上演大逆轉,最後成功守住50天線。不過在兩星期的短時間內,兩度穿越50天線,並不是什麼很積極的訊號,低位買入目前仍然生效,但如果再穿越多一或兩次50天線,就未必如此好運了。
話雖如此,其實比較弱勢的股票,主要都是科技股,以港股為例,像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這些科技巨頭表現都較差。但是很多傳統行業表現其實都很不錯,像是恒基(00012)、長和(00001)、電盈(00008)、港鐵(00066)等都保持升勢。明顯可以看到市場資金偏好已經從科技股轉向到傳統行業。因此,恒指即使在科技巨頭表現弱勢下,仍然有能力上破27,000點。
在此傳統行業造好背景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企業也受到關注,例如紙業股、豬肉股這些板塊最近都不錯。除此之外,亦可留意農業相關的化肥類股份,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化化肥(00297)。
中化化肥是中國化肥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自己建設的、國內領先的分銷服務網絡,覆蓋了中國95%的耕地面積。業務涵蓋資源、研發、生產、分銷、農化服務全產業鏈。
公司有三大業務分部,分別是基礎業務、成長業務、以及生產業務。基礎業務分部主要包括戰略集採鉀肥、磷肥與硫磺的國內分銷業務以及出口貿易業務,在國內農資保供穩價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長業務分部主要包括生物複合肥料、特種肥料的研、產、銷一體化運營業務,以及與大股東先正達集團內部協同的植保、種子國內分銷業務;生產業務分部則主要包括中化雲龍(農用飼鈣)、中化涪陵(精細化磷酸鹽等)以及中化長山(合成氨與尿素等)的生產與銷售業務。
從以上可見,公司業務綜合性較強。這點有一個好處,就是業績韌性更強,較不受個別原材料價格影響。例如,第三季度硫磺持續高位運行、合成氨不斷探底,另外受降雨增加影響,9月國內複合肥行業銷售偏淡,但是受益於磷肥出口貿易,以及研產銷各環節繼續發力,高端「生物+」類產品在提質抗逆與促進生長等方面表現良好,使公司依然保持了穩健的業績增速。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未經審核主要營運數據,淨利潤錄約13.6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約6%;營業額約193.73億元人民幣。
雖然看似很多業務,但主要我們可以集中看幾個方面,分別是鉀肥、磷肥、以及「生物+」戰略。
鉀肥方面,中化化肥主要是做進口貿易為主。在全球糧食安全戰略地位持續提升的背景下,鉀肥作為農業生產的關鍵要素,2025至2027年,全球鉀肥需求有望以3.2%的複合增速穩定增長。然而,2026年底之前,全球鉀肥新增產能有限,因此,預計全球鉀肥高景氣有望持續,價格穩步上升。中化化肥作為內地鉀肥的進口主渠道之一及主要流通商,目前公司的氯化鉀進口佔有國內鉀肥約20%的進口份額。
2025年9月,中化化肥與約旦阿拉伯鉀肥公司(APC)續簽2026至2028年合作備忘錄,公司將繼續獨家代理APC在中國的鉀肥銷售,助力鉀肥保供行穩致遠。2025年11月,中化化肥與加拿大鉀肥公司續簽三年獨家經銷協議,並與阿聯酋企業深化陸運鉀肥合作。可見,中化化肥一直積極積極拓展多元化採購渠道,保障中國鉀肥供應。在鉀肥高景氣下,中化化肥有望持續受益。
磷肥方面,中化化肥以國內貿易為主,兼做出口。同時,公司掌握了上游磷礦資源,透過旗下子公司直接擁有並運營多個大型磷礦山。根據官方資料,中化化肥現有3億噸優質磷礦石資源,儲量位居國內前列,並通過子公司中化涪陵、中化雲龍建設磷化工生產裝置,具備磷礦浮選、磷肥等生產能力。具備磷礦磷肥生產貿易一體化的實力。未來,公司將加快設租哨磷礦探轉採手續辦理,以及將磷礦60萬噸開採產能擴產至220萬噸。在磷礦石高景氣高持續下,磷礦擴產將會是中化化肥未來的一大看點。值得留意,A股的磷礦企業雲天化(600096.SH)及川恒股份(002895.SZ)受惠於磷礦石價格上行,股價也蒸蒸日上。
至於「生物+」方面,「生物+」肥料市場認可度高,銷量增長迅猛,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重要引擎。公司亦持續推進「生物+」戰略,並堅持差異化產品經營,一方面聚力打造生物類複合肥核心大單品,著力培育「生物+」高端類產品,推動量利規模再創新高,其中「生物+」高端類產品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51%。另一方面聚焦經營資源,持續完善產品體系,培育出「藍麟」、「雅欣」、「科得豐」、「煥豐」與「智養」等一批特色鮮明、具備品牌影響力的核心產品。不斷創新細化「生物+」高端類產品的技術營銷推廣模式,加速生物產品市場滲透,在帶動量利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市場影響力。展望未來,「生物+」戰略有望持續發力,支撐公司業績繼續上行。
總括而言,中化化肥在鉀肥進口地位穩固,磷礦產能擴產值得期待,「生物+」戰略持續發力,公司業務綜合性較強,具有一定韌性。有興趣投資化肥行業的朋友,可多加留意中化化肥。
免責聲明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