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進行粉飾工作 東方海外有望受惠

分享

港股本周走勢終於作出突破,截至昨日(即12/11)恒指曾一度升穿27,000點,高見27,016點,最終亦能以26,922點收市,預料可企穩26,300-26,500點的心理關口。本周港股走勢突然穩步上揚,原因相信是憧憬美國聯邦政府將結束停擺,市場風險情緒降溫,促使全球股市顯著上揚。亞洲股市中,以南韓股市升幅最為凌厲,升幅超過3%。因憧憬停擺結束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擬實施「全民派錢」政策,有投行即時將美股前景看高一線,預測2026年標普500指數將升至7,500點。而一向被視為避險資產的美國國債則慘遭拋售,10年期美債孳息率升至4.151厘,資金因而由債券市場流向股票市場等較高回報的地方。近日全球市場焦點突然重返美股,美股氣勢「返晒嚟」,道指重返接近48,000點水平,標普升穿6,800點,反而股民至愛、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則稍為落後,仍未能升穿24,000點。

談回港股,在美股強勢再現下,恒生指數走勢確有跟隨,且升勢凌厲,截至昨日(即12/11)更曾升穿27,000點水平,但若與過往反彈比較,部分投資者或感失望,因過往每逢恒指反彈,人工智能及科技股必為領頭羊,帶動大市勢如破竹。不過,今次反彈除「中特估」穩步跟隨外,久違的香港地產股、傳統銀行股及公用股亦齊齊起動,大部分更創52周新高,完全令投資者摸不著頭腦,情況實屬近年罕見。更值得一提的是,過往港股反彈升浪,成交必逾3,000億,但今次卻一直維持在不足2,500億水平。當炒股不再當炒,港股雖升卻令人感到「悶」。仍感安慰的是,在成交略為萎縮下,港股主要資金來源「北水」繼續支持,連續17日淨流入,年內淨買入已超過1.3萬億港元。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以來,「北水」累計淨流入規模突破5萬億港元,創開通後最高紀錄。

筆者認為,港股成交持續萎縮的主因,相信是近日美匯突然轉強,阻礙資金流入港股,即使氣氛良好亦欠大額成交之配合。而人工智能及科技股近期力不從心,則與較早前國際投行指出相關股份估值過高,或現「網路泡沫」的風險有關,全球投資者因而存有戒心。納斯達克指數近日亦欠缺方向,過去熱炒的香港科技股同樣膠著。在熱炒股降溫下,資金惟有轉向估值落後、具業績及股息因素支持的股份,包括滙豐控股(00005)、渣打集團(02888)、中銀香港(02388),以及幾乎被遺忘的本地地產股,不論一線或二線股份如恒隆地產(00101)、長實集團(01113)、恒基地產(00012)、希慎(00014)及信和置業(00083)等,連公用股煤氣(00003)及中電(00002)昨日(即12/11)亦告突圍,上述股份齊創52周新高。此類股份表現傑出,除估值及股價偏低外,另一因素或是基金年尾進行粉飾櫥窗。若此情況持續,市場或仍有部分滄海遺珠藍籌具粉飾潛力。適逢中美逐步鬆綁貿易措施,航運股料受惠,東方海外(00316)兼具上述優勢,投資者不妨留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