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投資者9月持美國國債總額9.25萬億美元(下同),低於8月的9.26萬億。日本繼續是最大的海外持有人,持倉增加89億元至1.19萬億元。英國的持倉規模位居第二位,9月減少393億元至8,650億元。中國持美債規模位列第三大,9月持倉較前月減少5億元至7,005億元。
昨日(11月19日)A股個別發展。滬綜指收3,946,升6點或0.18%;深成指報13,080,跌不足1點;創業板指3,076。升7點或0.25%。滬深京三市總成交額約1.74萬億元人民幣。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深圳市金融管理局昨聯合發佈《關於攜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動方案(2025至2027年)》,充分發揮深港兩地在金融科技的優勢,攜手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
恒指昨早高開24點後,曾升115點觸26,045後轉向,最多跌187點,低見25,742,收跌99點或0.38%,報25,830;國指跌23點或0.25%,報9,151;恒科指跌38點或0.68%,報5,606點。全日總成交額縮減至2,114億港元。
科網股個別發展,騰訊(00700)跌0.1%;阿里巴巴(09988)升1.1%;美團(03690)收跌0.6%;小米集團(01810)績後挫4.8%,是表現最差藍籌;京東集團(09618)跌0.7%;快手(01024)跌1.7%。
金融普遍向下,滙控(00005)跌1.6%;友邦保險(01299)跌0.7%;中國平安(02318)平收;港交所(00388)跌0.1%。
「三桶油」逆市走俏,中海油(00883)升1.1%;中石油(00857)升2.1%;中石化(00386)收升2.9%,是表現最佳藍籌。
創科實業(00669)跌2.8%,其主要客戶美國家居用品零售商家得寶業績遜預期。
市場人士指,美股科網為此波跌浪風眼,加上基金準備年尾收爐;港股短期偏弱,或下試25,600支持,暫宜留力持盈保泰。
(分題)多間大行齊削小米目標價
小米上日公佈第三季業績,雖經調整純利創新高並勝市場預期,但記憶體成本上漲對利潤率構成壓力,多間大行於其放榜後下調目標價,其中,花旗將其目標價由65元狠削23%至50元,摩通則認為小米目前未有撈底機會。
花旗指,為反映記憶體價格上升及車輛購置稅導致毛利率下滑,將小米2025、2026及2027的經調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3%、14%及10%。該行認為,鑑於記憶體價格上升,相信小米股價短期內將面臨壓力,不過新電動車版本的發佈及消費補貼政策更新等因素,可能會提振市場情緒。
摩通建議,等待市場對小米每股盈利的下調預期形成更明確趨勢,再考慮撈底。在過往每股盈利下修週期中,股價通常在10至15倍市盈率,或低於2倍市帳率時見底,相比目前20倍市盈率或3倍市帳率的估值,意味目前無明顯的買入時機。該行將小米2026及2027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9%及2%,並將目標價由原來的50元,下調10%至45元。
高盛將小米目標價由原來的56.5元,下調5%至53.5元,評級「買入」。該行指,大致維持2025至2027的收入預測,惟基於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有較大壓力,對2026、2027集團淨利潤預測下調介乎4%至5%。
瑞銀將小米2026及2027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3%及5%,以反映記憶體價格提高令智能手機毛利率受壓,以及因加價而對出貨量預測更保守。此外,該行將小米明年電動車毛利率由24.6%下調至22.6%,以計入補貼購置稅帶來的額外成本。該行將小米目標價由53.5元,調低14%至46元,評級維持「中性」。
富瑞表示,小米第三季營收與毛利率雖符合預期,但營業利潤(EBIT)大幅低過預期。富瑞指,記憶體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潤壓力無可避免,預期記憶體價格將持續成為壓力來源,需下調市場預期,特別是EBIT以降低風險。富瑞維持對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則由56.18元下調至49.2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