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潮:股市熱錢有序流入磚頭

分享

當恒生指數在十月某個下午衝破27,000點,很多人的手機群組同時彈出一句話:「財富效應來了」。這次,大家沒有再當笑話聽。

根據本行追蹤的18個新晉屋苑,10月二手登記共錄193宗,比9月急升16%,正式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下跌,低位反彈得乾脆俐落。對比之前幾個月睇樓人數少、代理要靠咖啡提神的冷清場面,現在的氣氛明顯不同。人多了,業主底氣硬了,報價單上的數字亦開始向上爬。

10月份,三區買賣量罕有地一起紅盤。港島區升27%,貝沙灣一個屋苑就交了11宗,囍匯急升至5宗;九龍區更猛,錄得101宗、升23%,日出康城單月59宗成交,霸氣得讓其他屋苑只能排隊鼓掌;新界相對溫和,升3%,但柏傲莊、逸瓏灣成交翻倍,證明錢一樣有往新界跑。

價格方面,18個屋苑裏有11個報升,佔比超過六成。日出康城量價齊冠,升幅8.4%;天晉、啟德1號也分別升7.7%和6.4%,買家用真金白銀投票,信心看得見。當然也有輸家,瓏門跌9.5%、皓畋跌8.3%,但整體而言,升的比跌的多。

市況向好原因包括,銀行減息,供樓負擔即時減輕;一手盤排隊賣,增強二手業主定價底氣;最重要是習特會後,中美緊張關係降溫,原本打算把錢搬去新加坡的那批人,決定再觀察一陣。幾個因素加起來,就成了眼前的回暖。據此,筆者大膽預測,11月成交有機會再升一成,衝上210宗,回到過去五個月的高位。

說白了,這幾個月樓市不是突然變得瘋狂,只是終於肯承認:股市賺到的錢,的確有一部分流進了磚頭。對比上半年那種「有價無市」的僵局,現在至少量價開始同步,市場的溫度回來了。

如果你最近睇樓時發現人多了、代理笑得多了、業主肯見面但不肯輕易減價,那也不用驚訝,這就是財富效應落地後的正常反應。

派對也許未必會狂歡到天光,但起碼第二首曲已開始播。想上車的人,或許真的要快一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