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步履沉重、地緣政治陰霾不散的今天,物流業正處於劇烈震盪之中。對以香港為基地、深植中國與亞洲市場的萬勵達國際有限公司(08482)而言,2024至2025年度是一段穿越逆風、重整航向的關鍵時期。從主席報告到管理層分析,這一年充滿挑戰,但也透露出公司在逆勢中謀變的清晰方向。
主席在報告開篇便點出大環境的嚴峻性:疫情後復甦慢於預期,中美關係緊張、美國加徵關稅、地緣政治風險蔓延,使全球供應鏈再次陷入不確定性之中,物流成本上升、清關速度放緩,這些都直接衝擊萬勵達的核心物流業務。
儘管如此,中國外貿仍展現強大韌性:2024年進出口總額達人民幣43.85兆元,按年增長5%,出口更突破25兆元新高。然而管理層坦言,這樣的亮點仍不足以抵消全球需求疲弱與保護主義抬頭的衝擊。
收入全面下滑 財務壓力上升
集團全年收入跌至1.576億港元,按年下降15.8%。其空運代理及相關物流服務收入1.569億港元,占比高達99.6%。但仍較去年下跌,原因包括全球經濟疲弱及公司策略調整導致部分業務在2024年第二季暫停,至2025年第一季才恢復。至於海運代理服務大跌至僅餘10萬港元,占比0.1%,幾乎縮至邊緣業務。時尚物品貿易收入急挫至60萬港元,同比下降近95%,反映公司已大幅削減此非核心業務的投入。
毛利由460萬港元跌至220萬港元,毛利率從2.5%下降至1.4%。原因包括全球清關放緩、航線受阻導致艙位成本居高不下等等。簡言之成本降不下來,收入卻減少,公司進入前所未有的毛利壓縮期。全年最終錄得虧損2,520萬港元,略多於上一年的2,470萬港元。
管理層指出,本年度銀行及其他借款增加至910萬港元(上一年僅80萬),導致融資成本上升至140萬港元(去年10萬)。這反映公司在低迷環境下需依靠外部資金支撐營運。
關稅政策衝擊跨境流向
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使中國出口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主席報告明確指出,這對集團貨運代理業務造成直接影響。美中貿易戰促使品牌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進而影響經由中國出口的貨量,管理層預期這將對公司業務造成持續性影響。
另外,紅海危機、以巴衝突、油價波動,造成全球主幹航線多次受阻、使貨運成本增加、運力失衡等問題,企業不得不尋找替代航線,增加不確定性。而經濟疲弱則使高端消費放緩,因此公司縮減時尚物品貿易並轉回物流主軸,是更具防禦性的策略選擇。萬勵達的應對策略包括:
回歸主業:公司決定將大部分資源重新集中於空運物流與綜合供應鏈服務,提升運輸與倉儲效率、強化快速清關與客製化服務,以及建立更具彈性的運輸路線以應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管理層表示將積極尋找替代供應鏈路徑,以減少對單一航線或地區的依賴。
謹慎擴張,尋找新盈利模式:公司明確提出將探索具吸引力的新業務以分散收入來源,但強調會以保守方式進行,避免高風險投入。
提升財務韌性:面對虧損,公司採取成本控制措施,精簡人手,其員工由39人減至23人,同時處置虧損與負債較高的附屬公司(錄得190萬港元收益)。
在不確定性中建立確定性
全球貿易仍然多變,美國貿易政策、地緣政治、油價與全球供需仍可能造成物流成本波動,公司需持續建立彈性與多元供應鏈。另一方面,供應鏈向越南、泰國等地移轉,意味物流需求也隨之外移。萬勵達已在相關市場營運,若能深化區域網絡,將可抵消中國出口下降帶來的影響。
2024至2025年對萬勵達而言,是在逆境中重新調整定位的一年。收入下降、毛利受壓、外部環境動盪,但公司並未選擇激進擴張,而是以保守方式維持穩健運作,同時重建戰略重心。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浪潮中,萬勵達的挑戰不會短期消失,但若能持續強化物流主業、提升財務韌性、提前卡位未來需求成長市場,公司將有機會在下一輪復甦時把握新機。
從全球趨勢可見,數據追蹤、智能排程、電子清關等功能將成物流業者的重要競爭力,公司未來有機會在此方向投入。
本文內容整理自公司的公開財務數字及公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為美股上市新世紀儲運(NCEW.US)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