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 郭昭廷:揭神秘面紗 生物科技公司

分享

B 07/ 新專欄/ 欄名「昭然洞察」/ 有相

作者簡介

Angela 郭昭廷是證券投資經理,逾十二年實戰經驗,擅長發掘價值股份和資產管理。她是金來國際投資公司董事,活躍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產項目,近年更被委任為廣東青年總會、梅州總商會會董。Angela畢業於美國管理科技大學(UMT) ,擁工商管理學位。
—————

#揭神秘面紗 生物科技公司

疫情肆虐令百物蕭條,但生物科技公司股份的表現唯獨亮眼,皆因市場都期待疫苗可早日落地民間。生物科技公司究竟所作何事? 筆者今期帶各位讀者一窺其貌。

生物科技行業是一條廣泛的產業鏈, 從研發機構、製藥企業、 再到銷售推廣都有明確分工。最能接觸的生物科技公司, 無疑就是基因檢測公司, 基因檢測公司在內地已經遍地開花。

每一個生物科技項目都涉及龐大的研發資金,不少中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因為要賺取營運資金,皆會開設基因檢測服務,不過基因檢測營運成本不菲, 難為這些中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研發成本 非常重皮

因此,中小型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資者,都傾向於研發治療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阿茲海默症等方面的研究,不過這類研發時間極長, 儘管金融市場有大量資金投放, 成功產品也寥寥可數。這正是生物科技行業令投資者卻步的原因。

2018年中,香港港交所推出上市新規則, 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亦能來港上市。 上市條件之一,是 必須要有資深投資者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 這類資深投資者大多是藥廠、或專門投資生物科技行業的基金。 站在投資角度,這種安排是保護投資者。

反觀內地生物科技公司的水準,較為參差不齊, 雖然中國對於生物科技行業,有大力推動的意向, 不但利用「千人計劃」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流,在中國推動技術發展, 亦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中提供大量資源, 推動生物科技行業發展。

# 中港合作 孵化成蝶

不過,中國病人的臨床數據,仍未有普遍性認可的機制,這使生物科技公司的設備和技術,往往很難獲得國家藥品監管管理局的批准, 致使這些生物科技行業產品,從研發到推出產品,需要更冗長的時間。
相較之下,香港在客觀臨床數據方面比較有優勢, 而且在設備和技術上更容易與國際標準接軌, 海外的專業投資機構亦容易接觸及參與香港的研發項目。

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為內地大量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優質的孕育環境, 若能提高臨床數據的認授性,加上香港的融資平台,有潛質的生物科技公司將可孵化成蝶,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科技公司,終可與外國的同業爭長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