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少明:供求失衡加劇 提速覓地建屋

分享

P29 樓計幫
布少明
=======================================
供求失衡加劇 提速覓地建屋

最近都在談「政經動盪」、「疫情」或「移民盤」對樓市的衝擊,本週決定話鋒一轉,談談樓市的供應問題。日前立法會決定停止審議「一手空置稅」,即意味政府短期內不會實施有關政策。筆者認為,儘管早前空置稅條例刊憲後,發展商的確有加快一手貨尾銷售的跡象,但其實單靠此措施根本無助大幅增加新盤供應,所以相信暫時措施同樣不會對樓市構成太大影響。

在不同利淡樓市因素充斥下,現時樓市供應正持續放緩。政府最新公布2020年7月至9月賣地計劃,下季僅將推出兩幅住宅地皮,可供興建約160伙,觀乎政府全年供應目標為12,900伙,按現時相對緩慢的推地步伐,要全年達標肯定面臨巨大壓力。

若回顧過去2018至19年度及2019至20年度的私人住宅實際可建單位數量,僅分別達到全年目標約81%及90%,估計今年亦極有可能出現連續三年土地供應目標「肥佬」。

此外,長策會公布未來十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正持續下調,加上2018年底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變「七三」,發展局的每財年的私人房屋土地供應目標亦跟隨下調至文提及的12,900伙,私樓供應緊絀,勢令供求更趨失衡。

不得不提的是,差估署最新預測今年落成量約20,854個,預期受疫情打擊下,落成量大有可能較差估署預測的為少,本行亦估計,未來5年平均每年私樓落成量或僅約18,000伙水平,幾乎可以肯定,未來樓市供求失衡情況只會進一步加劇,樓價大跌機會不會太大。

回應文首,綜合上述數據,其實未來私樓供應短缺已是不爭事實,若果政府未能在短期覓地建屋,長遠供應依然有限,所以全力在覓地及推地上提速,才是長遠為香港樓市「治標治本」之法。

雖然本港經濟仍存在不少利淡因素,但樓市未來仍然審慎樂觀,始終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是難以大跌的。再加上疫情緩和、本港利率維持低企,而且環球資金相當充裕,擔心銀紙貶值的市民,相信會繼續購買物業自用及投資保值,大家只要看看近期一手的熱況已可見一斑,樓市長遠不乏支持,維持全年一手成交量約1.8萬宗預測不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