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香港樓市回顧

分享

【標題】第三季香港樓市回顧

香港持續受第三波疫情影響,經濟仍未恢復元氣,第三季本港樓價按季出現回落。「美聯樓價指數」由第二季按季升約2.8%,轉為第三季按季跌約1.4%。至於一手方面,綜合資料顯示,今季新盤銷售量,由第二季的4,290伙,回落近28%至今季的3,101伙。一手交投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困擾,令發展商推盤步伐放慢,直接影響銷情。

二手方面,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二手住宅註冊量由第二季的13,562宗跌約7.9%至第三季的12,492宗,雖然按季回落,但是相比起疫情爆發初期的今年首季僅錄8,537宗,第三季宗數比起當時仍高約46.3%,並創近五季的次高水平(見圖一)。二手的承接力不俗,市民的置業需求未有因疫情而大幅下跌,亦有部份具置業剛需者藉此機會尋找入市空間。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額外印花稅(SSD)按年回落,首九個月錄263宗,較去年同期358宗跌約26.5%;至於買家印花稅個案(BSD-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以公司名義入市的住宅個案均需要繳付的稅項)下挫幅度更為明顯,今年首九個月BSD合共僅474宗,比起去年同期1,557宗大跌約七成。

SSD與BSD個案大減之際,本港二手住宅交投卻按年上升。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本年截至10月19日,二手住宅註冊量合共錄得37,000宗,較去年同期33,619宗上升約10.1%。事實上,二手宗數得以按年上升,主要受惠放寬按保的帶動。

去年《施政報告》為首置人士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可承造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400萬元增至800萬元;承造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600萬元增至1,000萬元。措施實施至今逾一周年,效果立竿見影。若以各類金額的二手住宅註冊量與去年首9個月比較,不同價格的註冊宗數均按年下跌,唯獨逾600萬元至1,000萬元類別的二手註冊量,受惠放寬按保效應顯著上升,由去年首九個月的9,747宗,急升約47.7%至今年首九個月的14,399宗。反觀,逾2,000萬元物業二手住宅註冊量則由去年首九個月的1,296宗跌約2成至今年首9個月1,033宗;600萬元或以下物業按年跌約9.1%至15,430宗,而逾1,000萬至2,000萬元物業則跌約6.6%至3,729宗。

每季二手住宅註冊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