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研究室:中美對台關系緊張隨時誤判

分享

孫天欣,國投證券資本市場部主管。負責資本市場融資、機構業務和個人證券業務的開發和管理。有十多年金融業經驗,曾任大型銀行和券商,熟悉證券交易、財富管理、資本市場和另類投資。

中美對台關系緊張隨時誤判

中國解放軍連續三日針對佩洛西「窜訪」台灣的圍台軍演於周一結束,台灣股市似乎很快就收復失地,台北交易所加權指數近日反彈2%又回到15,000點水平。台灣民眾亦似乎也管不了春風秋雨,任由東風導彈由上空飛過。

反而,中美之間的角力卻更形緊張。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發文,指中美之間的對台角力,是典型的「開戰之路」(classic path to war)。如果繼續一路走下去,其最終引起的衝突將較俄烏戰爭影響更大。

結論「你知我知個單眼佬都知」。不過看數據感覺又有不同:首先中國佔全球貿易份額是俄羅斯的八倍,佔美國入口產品19%,一旦中美貿易變成目前俄美貿易的情況,可以想像全球供應鏈將會大亂、屆時美國通脹將會比現時嚴重N倍。供應鏈會崩潰、經濟直插谷底、通脹飈升。

中美目前的兩強對峙,極似一戰及二戰以及其他戰前時期的情況。無論在國防開支、軍隊數目、兩國人民的相互觀感,皆極具指標性作用。

下圖顯示中美兩國的軍費開支佔全球比重,可以看出兩者的軍費開支正在逐步拉近,其中美國的軍費開支更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地區。此其一。

其二,下圖是最近的美國民意調查,顯示80%美國人對中國印象負面,與早年比較升勢急速,其國民對中國印象與對俄羅斯印象益發接近。

達利歐又引用統計上的標準差來計算近年中美衝突程度。標準差顯示為高出平均數1.2個標準差,讀數處於以往主要戰爭衝突的高位。當然,統計未必代表事件會惡化,有時大家讓步情況又可好轉。例如古巴導彈危機時標準差讀數達到0.9,但最後危機成功解決未致釀成惡果。

佩洛西窜訪台灣,觸發解放軍軍演、中央政府與美國中斷多方面對話,亦顯示台灣可隨時被「關」,令人關注的不單是台灣的前路,更令人關心芯片可能無法「出台」,而美國繼續「支台」似乎亦作用不大。

當然,中國所表達的訊息極為清晰,就是一中是外交政策底線,至於美國會否以升級對峙來回應,以至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不斷加碼,目前實在難以估計。

在達利歐Changing World Order之中,其中有一章就講到中美關系及戰爭,原來早已預測了這個「第四次台海危機」以及「不必要戰爭的風險」(The Risk of Unnecessary War),愚蠢的戰爭總是來自不斷的回應升級。

歷史顯示,一個走向弱化的帝國尤其會發生這種不必要的戰爭風險,因為任何讓步將被視為失敗。而台灣目前景況就是如此,雖然保護台灣對美國而言似乎不合邏輯,但當中國攻台而美國沒有作出回應,則將被視為軟弱,到時候美國的「小弟們」又會如何看待這個大佬?會否失去國內民眾支持?

目前,唯有希望美國方面先放慢回應,毋須急著出牌,以免雙方在「戰場上」再次誤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