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印發金融支持企業開展產業鏈整合兼併行動方案,鼓勵各地完善企業上市綜合服務平台,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等企業到創業板、科創板等上市,支持其他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上市融資,支持港股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方案亦推薦國家級產業基金積極參與投資成功上市的企業,支持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發行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低碳轉型債券、藍色債券等產品。鼓勵科技型等企業發行可轉債、科技創新債券、ABS產品等融資,募集中長期資金開展戰略轉型、產業升級、產業鏈整合兼併等。
昨日(11月26日)A股個別發展。滬綜指收3,864,跌5點或0.15%;深成指報12,907,升130點或1.02%;創業板指3,044,升63點或2.14%。滬深京三市總成交額近1.8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三連升,惟未能企穩26,000關。恒指先高開152點後,升幅一度擴至241點高見26,136,其後升幅逐步收窄,終於僅升33點或0.12%,收報25,928;國指收升4點或0.04%,報9,162;恒科指升6點或0.11%,報5,618。全日總成交額再縮至2,070億港元。
科網個別發展,騰訊(00700)跌0.8%;阿里巴巴(09988)績後跌1.9%;美團(03690)收升5.6%,為表現最好藍籌;小米集團(01810)跌0.5%;京東集團(09618)升2.1%;快手(01024)跌2.8%。
金融升跌不一,滙控(00005)升0.7%;友邦保險(01299)升1.8%;中國平安(02318)跌0.3%;香港交易所(00388)收跌0.5%。
蔚來(09866)放榜後下挫6.2%。周大福(01929)績後收跌6.1%,為表現最差藍籌。
另外,中國動向(03818)截至9月30日止6個月收入7.48億元人民幣,按年基本持平。盈利2.03億元人民幣,按年升48.7%。每股中期股息及中期特別股息2.08分,按年升48.6%。
市場人士表示,中美關係進一步緩和及減息預期升溫,近期中美股市均出現反彈。港股料有望重返26,200水平,但由於基金經理已進入年底收官階段,目前採取持盈保泰留力策略為尚。
(分題)首三季零售基金銷售增35%
環球投資市場投資氣氛向好,帶動基金銷售改善。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數據顯示,今年首三季香港零售基金錄總銷售額826億美元(約6,442億港元),按年上升35%,超越去年全年總銷售額。
淨流入(即計及贖回的數字)方面,年初至今淨流入157億美元(約1,224億港元),按年增長44%,高過去年全年的123億美元(約959億港元),亦是自2015以來最高的淨流入。
首三季基金淨流入主要是來自債券基金,涉108億美元,其次為貨幣市場基金,涉29億美元;另混合資產基金錄得17億美元的淨流入,扭轉去年同期的淨流出趨勢。不過,首9月股票仍淨流出4,000萬美元。
投資基金委員會指,現時市場對聯儲局的息口趨勢呈向下共識,隨着市場和公司盈利做好,應可推動投資者傾向以「增加風險」(Risk on)的取態入市,因續做定期乃至貨幣市場基金吸引力下降。股債基金分佈或以股票較多,兩者銷售差距收窄,混合資產銷售也有上升。
該會並指,所謂的Risk on是指投資者或由高評級債券轉向低評級債券、混合資產和亞洲市場,是逐步將偏低風險資產轉至中高風險資產。他又指,香港較受歡迎的基金主要是會每月派息,預期情況將持續。
跨境理財通方面,近年銷售數字和參與程度均有提升,料未來理財通的基金投放規模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