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央行數字貨幣試點 引爆金融科技新熱點 

分享

工商專業新經濟
一班在大灣區有多年經驗的工商專業人士,在新經濟年代及逆全球化風潮下,如何轉型及拓展市場?
===========================================
【標題】央行數字貨幣試點 引爆金融科技新熱點

近些年加密貨幣狂潮下,各國主權貨幣頻頻收到威脅信號。早在2014年中國央行開始對央行數字貨幣(DCEP)進行研發,今年十月正式開啟試點。此次深圳市政府派發數位貨幣紅包,深圳試點共計191.38萬用戶以及3,389家商戶進行參與,可謂是一次數位貨幣的閃亮登場。

此前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步驟引發關注。據悉,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預計分三步走,第一步小範圍測試,早前已達成基本的早期技術驗證,DCEP的內部測試已經完成,目前著力進行的是第二步,通過抽籤的形式派發貨幣,採取數位消費券的模式在應用場景裡進行中期測試,通過在限定商戶和消費時間內進行資料統計。如果第二步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則進行全面向社會推廣。

值得關注的是,數字貨幣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還源於中國互聯網龐大的發展規模,使用者規模達到13億,互聯網普及率領先全球。近幾年興起的互聯網協力廠商支付平台則是挖掘出了這消費市場,網路支付交易額也達到240萬億元。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無疑也無需擔心使用者市場規模的問題。

央行數字貨幣給投資者帶來了無數想像空間,其中部分投資者寄希望于供應鏈融資與貿易結算,相比于區塊鏈技術,央行數位貨幣所具有的國家信用背書,能夠在解決產業資金周轉的問題上,提供極大的信用支撐,在實操環節可以防範大多數道德風險。

同時,另外一部分投資者對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貿易場景也充滿著期待。人民幣國際化的熱潮對於國內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次極大利好資訊。也有不少投資者在國際資金去向追蹤場景上給予希望,希望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能夠在境外流通時,通過國家之間的雙邊貨幣互換協定,數位貨幣能夠有效地回流與兌換。

與此同時,央行數位貨幣的發展也不見得一帆風順。一是技術層面上而言,需要建立穩健可靠結算體系,則需要打通海外央行與中國央行之間的壁壘,並且與全球的商業銀行建立有效合作。其次,國家之間需要簽訂貨幣互換協定,從而賦予數位國際流通的國家信用背書,從而實現貨幣的回流以及兌換。光是這兩點,則是央行數位貨幣發展的難點。

毫無疑問,數位貨幣的發展是金融科技下的產物,主權貨幣在加密貨幣的刺激下,順應著時代發展,未來勢必迸發更多色彩,拭目以待。

【撰文: 王德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