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匯被動收入工作坊:究竟何謂強美元或弱美元呢?如何界定? 

分享

究竟何謂強美元或弱美元呢?如何界定?

財經新聞經常提及到美元轉強、轉弱、強勢弱勢等等,究竟何謂強美元或弱美元呢,成因又是甚麼呢?以下會與大家詳細分享。

所謂強與弱其實是相對的,那麼經常會與美元來做比較的是甚麼貨幣呢?一般情況下其實是指美元與G10貨幣的比較。G10貨幣其實是指澳幣、加拿大元、歐元、日圓、紐西蘭元、瑞典克朗、英鎊、挪威克朗、瑞士琺瑯和美元。要注意G10貨幣與G10國家並不一樣,G10國家的成員分別為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荷蘭、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等的11個工業國家。兩者並不一樣,雖然當中有部份成員是一樣。剔除了挪威克朗、瑞典克朗和瑞士琺瑯,其餘的貨幣都是在外匯市場比較流通的貨幣。北歐國家的兩隻克朗其實流通量比較低,國家人口比較少而且外貿也不多,所以剛性需求並不顯著。

瑞士琺瑯是除了日圓和美元之外另一隻經常被使用的避險貨幣,但自從歐元與瑞士琺瑯掛鉤的關係被打破了之後,有很多外匯證券行把保證金大幅提高以後,一般投資者已經很少買賣與瑞士琺瑯有關的外匯對。剩下的澳幣(AUD)、紐西蘭元(NZD)、加拿大元(CAD)、歐元(EUR)、英鎊(GBP)、美元(USD)和日圓(JPY),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別,首五隻可以定性為非避險貨幣,當中澳幣(AUD)和加拿大元(CAD) 同時亦被界定為商品貨幣,因為這兩個國家的主要收入是來自大宗商品的生產和出口,後兩者美元和日圓是避險貨幣。所以一般的外匯對都是以非避險貨幣對避險貨幣為主,例如澳幣兌美元(AUD/USD)和歐羅對美元(EUR/USD)等等。當然美元兌日圓(USD/JPY)也是主要買賣的外匯對之一,但由於兩者貨幣本身都是有避險貨幣的特性,其實買賣這一對賺錢的機會其實是非常少,推測其走勢其實也很困難,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而已。

其實,美元真正的強與弱,除了是看其對其他主要流通的工業國家貨幣的強弱之外,其實也得看美元兌新興國家貨幣的強弱,才可以真正釐定美元的絕對強與弱,所謂新興國家的定義有很多,有人會用金磚四國,意思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也有些說法是用墨西哥、南非、中國和土耳其。金磚四國流行了一段時間,其實現在已經沒有太多人提及了。反過來,後者是比較有代表性,因為包括了南美洲、非洲、亞洲和歐亞地區的大國,而且這四個國家和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有着正常的商貿往來,尤其是俄羅斯現在處於被制裁的邊緣,所以他的幣值並沒有多大的指導性。其實人民幣、南非盾、墨西哥披索和土耳其里拉對美元的匯率其實也有一定的指導性,並且越來越普遍。路透社的報道提及到,投資銀行從新興市場貨幣交易所賺到的錢,已經超越了G10貨幣交易所得的利潤,而且有一段時間美國股票市場所發行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當中有很多是與土耳其證券交易所內買賣的股票掛鉤的, 曽經的確很火。並且新興國家的銀行存款與美國的利息差距有一段距離,可以很有效地做到利差交易(Carry Trade),當然新興貨幣的波幅很大,利差交易的同時必須密切注意幣值貶值的風險。

財經新聞往往是朝秦暮楚,不久之前大部份人所關注和憂慮的就是美國步入加息周期。最近又有相反的言論,表示美國在第三季會加息去到2.25%或以上的水平的預測由預期的50%機會,降至30%左右,意味着加息的步伐和力度會比預期中減少,很大機會美元的強勢不能持續,再加上日本央行持續性的量寛印鈔政策,會形成弱美元和弱日圓的情況,避險貨幣偏弱就意味着市場的恐慌性情緒已經減少或者不復存在,就正如我在兩星期前的文章所提及到的,很大機會全球性的股票指數會回復到上升的軌跡,其實是指日可待,當然必須密切注意避險貨幣、新興貨幣和非避險貨幣的整體走勢才可以確定。

分享